阳泉十一中~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12.19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题60分,每题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于()A.七月事件后B.十月革命后C.苏维埃政权建立后D.临时政府建立后2.俄国十月革命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导致两国革命差异的根本点是()A.革命性质不同B.两国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不同C.革命依靠的主要力量不同D.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分布地区的不同3.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日两国历史的相同点,正确的有()①都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②经济发展迅速但仍相对落后③都加紧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④与英、美等国矛盾十分尖锐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最终目的是()A.退出大战B.得到喘息机会C.维持国内和平D.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5.对苏维埃俄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错误的是()A.它的制定不符合当时的国情B.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C.在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D.在实施过程中对国家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6“”.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新在()A.由工农苏维埃政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B.有限度地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C.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D.依靠工农及其他劳动阶级,开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7.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和新中国过渡时期实施的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都()A.恢复和扩大了资本主义的自由贸易秩序B.是两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成熟的基本标志C.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并进而战胜资本主义D.是两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策略8.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施的经济政策措施中最符合当时社会主义情况和客观经济规律的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B.废除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C.实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9.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最本质的特点是()A.用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B.权力高度集中,缺少群众监督C.限制商品货币关系D.否定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的作10.苏联的民主与法制遭到破坏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B.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批判C.对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11.新经济政策取消的标志是()A“”.联共(布)十四大提出的工业化方针B“”.联共(布)十五大的农业集体化方针C“”.俄共十大的决议D“”.苏共二十大的报告12.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的是()A“”.联共(布)十四大B“”.联共(布)十五大C.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D.新的斯大林宪法的颁布1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成为战败国B.十月革命产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德、俄、奥匈、奥斯曼四大帝国被摧垮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14.在巴黎和会上,英法两国分歧最大的问题是()A.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B.处置德国的海外殖民地C.在多大程度上削弱德国D.限制德国军备的问题15.巴黎和会上英国与法美矛盾的根源是()A.法国与美国联合反对英国B.在处置战败问题上英国有自己的主张C.“”英国在欧洲大陆推行均势政策与法美外交政策矛盾D.英国极力维护其在欧洲及世界的霸权地位16.下列对凡尔赛体系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巩固了英法在欧洲的主导地位B.按照美国的意愿成立了国际联盟C.肯定了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既得利益D.改变了欧洲、中东和非洲的政治格局17.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这一结论的依据不包括()A.使美国海军可以同英国海军并驾齐驱B.抑制了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膨胀C.纠正了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不公正决定D.打破了日本在一战期间独霸中国的局面18.下列关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共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本质上都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②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并充满矛盾和斗争③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④都涉及了中国主权问题A.①②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