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介绍在前面的章节中都假定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流动,但在现实生活中,国际要素流动是除了国际贸易外各国经济交往的另一种重要形式本章主要介绍劳动力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的基本情况,这两种要素的国际流动对两国贸易、生产、消费和福利的影响第一节国际劳动力流动一、国际劳动力流动的概况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形式有移民和外籍劳工两种。“移民”是指到别的国家定居,最终成为该国居民。“外籍劳工”只是在别国临时工作。从流动的性质看,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多数是永久性移民,到日本、欧洲、或中东国家的,多是外籍劳工。从流动的方向看,基本上是从人口多的国家流向人口相对少的国家,从经济落后工资低的发展中国家流向工资高的经济发达国家。二、人类历史的三次人口迁徙据历史学家考察,世界人口迁移大约在4万年以前就开始了。15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世界人口迁移的数量开始迅速增加。此后,世界人口主要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迁移浪潮。1、第一次人口迁徙第一次浪潮从15世纪初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发达国家的殖民扩张导致人口向新大陆的大规模迁移,包括大量的非洲人被贩卖到美洲。据估计,被拐运到南北美洲的非洲人口有3500万到4000万,不过实际到达目的地的只有大约1000万人,大部分人在途中死亡。这些非洲奴隶主要分布在巴西(365万)、加勒比海的英法荷丹殖民地(380万)、西属美洲(155万)和英属北美州(40万)。2、第二次迁徙第二次浪潮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主要由欧洲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扩张引发,生产率的增长和医学的进步导致这一时期欧洲人口的急剧增加,快速增加的人口压力需要通过人口向外迁移来缓解。在19世纪20年代,仅有14.5万人离开欧洲,而到1900年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已高达900万,每年有近100万移民。3、第三次迁徙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发生了人口迁移的第三次浪潮。躲避战争的难民、战败国被遣返战俘和平民以及许多民族国家的新建与独立,在欧洲和亚洲引发了两个庞大的人口迁移流。三、当前国际劳动力移动的现状随着商品、资本流动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劳动力也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开始进入全球流动阶段。劳动力流动全球化首先变现为全球移民数量的增加。如下图1所示,1975年,国际移民总数为7990.8万人,占全球总人口数的2.15%;1985年,全球移民总数增加至10246.4万人,占全球总人口比重达到2.3%;2000年,全球移民数量进一步增加至17568.5万人,占全球人口比重达到2.9%;2005年,全球共有移民18969.3万人,国际移民数量占全球人口比例增加至2.95%。在此背景下,劳动力流动全球化呈现出以下特点。图1国际移民情况(1975-2005年)050,000,000100,000,000150,000,000200,000,0001975年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00.511.522.533.5国际移民总数[人]国际移民占总人口比例[%]1、国际劳动力主要从发展中经济体流向发达经济体进入21世纪后,随着服务贸易新一轮谈判的展开,自然人移动的自由化问题引起了各国的关注。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拥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他们越来越认识到,自然人移动自由化不仅有助于提高本国的经济水平和贸易竞争力,缓解国内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并可以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普遍存在着劳工大量短缺和高失业率并存的现象,一方面,人口下降和老龄化造成了劳工严重短缺;另一方面,许多社会地位低、工资少、耗体力的工作常常无人问津。因此,发达国家也逐渐认识到,劳动力流动自由化是一个双赢的问题。这一共识为劳动力流动的全球化奠定了基础。表8-1全球最大的10个劳务汇款输出国(按2006年汇款额排名)年份199520002006汇款金额(百万美元)美国221813096142794沙特阿拉伯165941539014318瑞士10114759113871德国11270776112345俄罗斯3939110111438西班牙868205911004卢森堡——27207533荷兰280231226662意大利182425825815马来西亚13295995527合计7092173886131307表8-2外国劳动力存量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1980-2004年)单位:%年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1980————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