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问题考察厂商的生产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第一节成本的相关概念一、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会计成本:企业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为会计成本,也称为显性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对机会成本的理解:1、机会成本不是做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2、机会成本是做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3、机会成本并不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机会成本的意义并不只在与核算更在于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上大学的成本我今年高中毕业。我应该是去上大学,还是应该去NBA打球?好纠结啊!二、显成本和隐成本显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隐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隐成本也必须从机会成本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来支付,否则,厂商会把自有生产要素转移出本企业,以获得更高的报酬。生产成本=显成本+隐成本三、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经济学中的利润即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不同经济利润=总收益-显成本-隐成本正常利润即为隐成本所以经济利润也为超额利润即投资于任一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收入,即正常利润四、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短期成本:用于可变生产要素的支出。长期成本:就是企业用于投入生产要素支出的所有费用。第二节短期成本分析一、短期成本的分类除了短期总成本,厂商的短期成本还可以分为一下六种:总不变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和边际成本。1、固定成本(F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如,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等。见图(a)2、可变成本(VCvariablecost)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如,原材料和工人工资的支付等。见图(b)VC=VC(Q)=STC(Q)-FC3、平均不变成本(AF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年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见图(d)AFC(Q)=FC/Q4、平均可变成本(AV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见图(e)AVC(Q)=VC(Q)/Q5、平均总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见图(f)SAC(Q)=STC(Q)/Q=AFC(Q)+AVC(Q)6、边际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见图(g)SMC(Q)=△STC(Q)/△Q或dTC(Q)/dQ注意:短期中固定成本并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所以,短期边际成本实际是指可变成本而言的短期成本曲线二、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图产量Q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总不变成本TFC总可变成本TVC总成本TC平均不变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总成本AC边际成本MC01234561200120012001200120012001200060080090010501400210012001800200021002250260033001200.0600.0400.0300.0240.0200.0600.0400.0300.0262.5280.0350.01800.01000.0700.0562.5520.0550.0600200100150350700短期成本表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图为什么成本曲线分别是这些形状?其中哪条成本线最关键?三、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及其关系(一)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短期固定不变。可变成本最初增长较快,曲线较为陡峭,随后较平坦,随着边际产量递减,又较为陡峭。短期总成本曲线从固定成本出发,形状与可变成本曲线相同。(二)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曲线呈现下降趋势,起初下降幅度大,后期较为平坦。平均可变成本起初平均可变成本减少,产量的增加幅度大于成本的增加幅度。产量增加到一定幅度后,因边际产量递减而增加。短期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由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决定。起初随着二者的下降而下降,后期上升。注意其下降和上升的幅度(三)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平均可变成本短期边际成本取决于短期可变成本,开始时,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短期边际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相交于短期成本的最低点。此点之左,短期成本递减,短期边际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