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第二学期期初六校联考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右图表示真核细胞某些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图中字母是元素符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表示磷酯分子,它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也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B.物质乙、丙的单体可分别表示为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C.基因和结构2在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结构2上D.结构2在根尖成熟区的细胞中呈现周期性的变化2.右图甲是由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乙表示DNA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由a到b的过程中,必须脱去一个水分子B.图甲的全过程都发生在核糖体上C.图乙中的b可表示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DNA聚合酶的作用位点在图乙中的②处3.真核细胞具备的生物膜系统能为其代谢的稳定进行提供一个有利环境,下列关于生物膜的描述,正确的是A.唾液腺细胞内,单层膜细胞器在酶的加工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分别是各种生物膜的功能特点和结构特点C.糖蛋白不是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膜上,但其在信息传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D.核糖体不属于生物膜系统,其在生物膜的合成方面起不到作用4.对如图曲线模型分析不正确的是A.若表示酶促反应产物生成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则AB段限制因素可能是酶浓度B.若表示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K+的速率与细胞呼吸的关系,则AB段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数量C.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则AB段限制因素可能是CO2浓度D.若表示有氧呼吸产生ATP的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则AB段限制因素可能是温度5.下列对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时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B.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种类、数目改变的结果C.从蛋白质分子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数量改变的结果D.从核酸分子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DNA种类、数量改变的结果6.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②过程均可发生在同一细胞的细胞核内B.②③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C.④⑤过程均可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D.①②③④⑤⑥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7.在试管内离体合成多肽时,若加入若干碱基序列为“GUGUGUGUGUGUGU…”的mRNA,合成的多肽中有缬氨酸及半胱氨酸两种氨基酸。若加入若干碱基序列为“GGUGGUGGUGGUGGU…”的mRNA,合成的多肽含有甘氨酸或缬氨酸或色氨酸。则缬氨酸的密码子是A.GUGB.UGUC.GGUD.UGG8.下图为某原种二倍体植物育种流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子代植株Ⅰ可维持原种遗传性状的稳定性B.子代植株Ⅱ和Ⅲ育种的原理均为基因重组C.子代植株Ⅲ的选育过程需经多代自交选育D.子代植株Ⅳ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子代植株Ⅴ一般为纯合子9.图一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图二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一中①②③⑤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图一细胞中处于图二CD段的有①④⑤C.图一中②④为次级精母细胞,②中A和a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D.若该动物产生一个Aab的配子,则发生分裂异常的时段应为图二的DF段10.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变成7-乙基鸟嘌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为获得更多的水稻变异类型,育种专家常用适宜浓度的EMS溶液浸泡种子后再进行大田种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用EMS浸泡种子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B.EMS的处理可使DNA序列中G-C转换成A-TC.获得的变异植株细胞核DNA中的嘌呤含量高于嘧啶D.经EMS处理后,水稻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11.下图是人体组织细胞内环境示意图(a、b、c处箭头指示血液流动方向,①②③④表示体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①的量增加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②的量增加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③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D.④中含胰岛素、葡萄糖、血浆蛋白、乳酸和CO2等物质12.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