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池州市东至三中徐双锁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章走进细胞安徽省远程教育优秀作品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过程知识结构教学反馈课后习题教学参考教学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问题探讨:1.图1和图2各是什么细胞?请说出细胞的名称.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单细胞生物-草履虫血细胞※1.图1是血细胞;图2是草履虫。※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二、细胞外液即内环境的成分※三、细胞外液的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细胞(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细胞间隙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存在于细胞外,约占2/3)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细胞液等。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1、体液的概念2、体液的组成血液和血浆有何不同?3.内环境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了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2)三种液体之间的关系血浆组织液淋巴经淋巴循环注入左右锁骨下静脉(3)功能: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透过毛细血管壁90%渗回渗入毛细淋巴管(主要体现在物质交换上)4、各种细胞直接的生活环境1)血细胞直接的生活环境是;2)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的生活环境是;3)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的生活环境是;4)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的生活环境是。血浆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组织液注意:血浆、组织液和淋巴1.三者之间相互转化的位点:血浆→组织液:毛细血管动脉端组织液→血浆:毛细血管静脉端组织液→淋巴:毛细淋巴管淋巴→血浆:左右锁骨下静脉2.各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如下:绝大多数细胞—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吞噬细胞—淋巴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液和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组织液和淋巴用箭头连线的方式,将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中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的关系表示出来血浆组织液淋巴组织细胞用箭头连线的方式,将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中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的关系表示出来.1.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有什么异同?思考与讨论: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a.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b.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的种类不同c.三者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血浆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组织液可渗入毛细血管形成血浆;组织液也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经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浆。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注意:细胞内液1.为专有名词。2.仅对动物和人体的细胞而言。3.与“细胞液”区分细胞液--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液体。体液观察血液的组成血浆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内环境概念的内涵:1.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境是相对于外界环境提出,细胞外液是相对于动物和人的细胞内液提出的。2.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不是说就只有这三种。例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3.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相通的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二、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生命起源于海洋。细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