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nyLOGO睡眠障碍新进展睡眠障碍新进展关注睡眠障碍关注睡眠障碍1、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2、据调查,全球有近1/4的人受到失眠困扰,中国人有43.4%经历过或正在经受不同程度的失眠。3、随着现在社会进步与竞争压力的增大,失眠越来越多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失眠症是最常见的夜间睡眠障碍,作为一种原发或继发状态,它既是一种症状也是一种疾病。•失眠导致患者日间功能缺损,显著降低生活质量,个人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通常而言,睡眠-觉醒被描述成两个主要传输模式间的平衡状态:•激活(主要受谷氨酸调节)和抑制[主要受γ-•氨基丁酸(GABA)调节。5睡眠对神经可塑性的影响睡眠对神经可塑性的影响睡眠对神经可塑性的影响睡眠对神经可塑性的影响神经细胞的增殖、生存率海马齿状回侧脑室外侧丰富的环境、锻炼、学习REM减少NREM减少抑郁认知功能P.Meerloetal./SleepMedicineReviews13(2009)187–194失眠的原因失眠的原因•躯体及精神疾病因素•环境因素•生物药剂因素•精神因素:最常见,称为原发性失眠。•个性、遗传、不良睡眠习惯及白天活动的影响失眠的诊断-1失眠的诊断-1•《精神类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TR)、《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国际睡眠障碍分类》(ICSD-2)是目前国际上诊断失眠症的主要参考依据。•ICSD-2对失眠症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和细致的分类,共包括十个亚型:•适应性失眠、心因性失眠•异相失眠、特发性失眠•睡眠卫生不良、精神障碍导致的失眠•药物或物质导致的失眠、医源性失眠•未分类失眠、生理性失眠•而DSM-IV-TR将原发性失眠从其它睡眠障碍中(例如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单独列出并需排除精神障碍以及药物或物质导致的失眠。•DSM-V睡眠障碍咨询委员会建议用单一的诊断来代替目前DSM中关于精神障碍及药物或物质导致的失眠,以消除由于使用这些条目而误以为其它因素与失眠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影响。•ICD-10用更加宽泛的标准对失眠症进行分类,包括非器质性失眠及非器质性睡眠觉醒周期紊乱。•DSM-IV-TR、ICSD-2与ICD-10都对失眠症的病程进行了规定,但只有ICD-10对症状出现的频率进行了讨论。失眠症失眠症•根据ICD-10,失眠的定义:•主诉为入睡困难,或是难以维持睡眠,或是睡眠质量差•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睡眠质量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失眠的分类失眠的分类•根据病程分类:–一过性或急性失眠:病程小于4周;–短期或亚急性失眠:病程大于4周小于3-6月;–长期或慢性失眠:病程大于3-6月。失眠的分类失眠的分类•依据严重程度分类:–轻度失眠:偶尔发生,对生命质量影响小;–中度失眠:每晚发生,中度影响生命质量,伴有一定的症状(易激惹、焦虑、疲乏等);–重度失眠:每晚发生,中度影响生命质量,临床症状表现突出(易激惹、焦虑、疲乏等)失眠的分类失眠的分类•依据临床表现形式分类:(1)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2)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3)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4)总睡眠时间缩短:通常少于6小时;(5)日间残留效应: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多导睡眠仪失眠诊断的金标准多导睡眠仪失眠诊断的金标准•多导睡眠图检查是通过同步检测躯体的多种生物电活动和生理活动来观察和研究睡眠的重要手段。•同步记录脑电图,眼动图和肌电图是判断觉醒、睡眠和睡眠分期所必须的。•多导睡眠检测还包括检测睡眠时的鼾声强度、体位、呼吸、心电、血压、血氧浓度等其他生理活动指标。16正常睡眠结构正常睡眠结构入睡期浅睡期中睡期(慢波Ⅲ期)深睡期(慢波Ⅳ期)5%50%10%10%25%快波睡眠快眼动睡眠REMS非快眼动睡眠NREMS核心睡眠觉醒NREMSREMS17失眠患者与正常人睡眠结构比较失眠患者与正常人睡眠结构比较失眠患者与正常人睡眠结构比较失眠患者与正常人睡眠结构比较REM睡眠REM睡眠睡眠小时数睡眠小时数正常人失眠患者觉醒睡眠阶段睡眠阶段觉醒觉醒NREMSREMS失眠患者必须用多导睡眠仪检查的:失眠患者必须用多导睡眠仪检查的:1中老年失眠最常见原因:睡眠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