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数:第17组指导老师:潘虹平组员:高君(组长)、姚颐、吴丹、赵丹、邹合娇、伍卿青教学目的:1)掌握:狂犬病的病因,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2)熟悉:狂犬病的治疗和预防。3)了解:狂犬病的发病机制。【中心内容】●狂犬病毒及狂犬病简介※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狂犬病的护理诊断及措施▲治疗要点和预防归纳与小结狂犬病毒属核糖酸型的弹状病毒,一端纯园,一端平凹,有囊膜,病毒中心为单股负链DNA,外绕蛋白衣壳,表面有脂蛋白包膜,易被紫外线.季胺化合物、碘酒、高锰酸钾、乙醇、甲醛等杀灭,当加热到100摄氏度时,只要2分钟就可以灭活。●狂犬病病毒:●狂犬病(rabies):狂犬病由狂犬病毒引起,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是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经动物咬伤,抓伤或舌舔感染。临床的表现为恐水、怕风、恐惧不安等。进行性麻痹和最终死亡为主要特征。其特点是潜伏期长,致死率几近达到100%。※狂犬病的流行病学:传染源:犬、猫、牛、猪、蝙蝠、狼等带病生物;传播途径:主要是被动物咬伤后经唾液传染。易感性:人人易感狂犬病病毒具有嗜神经性,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一般主要是侵犯脑干和小脑等神经细胞,然后传染侵入各器官组织。其发病机制分为三个期,一是局部组织内小量繁殖期,二是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期,最后是整个器官扩散期。※发病机制:※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及特征:分前驱、兴奋、麻痹三个时期:①.前驱期:持续2~4天,常有低热,头痛,倦怠,恶心,烦躁,恐惧不安,还对声,风,光等刺激敏感,伴有咽喉紧缩感.已愈合的伤口附近及其神经通路处有蚁走等异常感觉,这是最有意义的早期症状.②.兴奋期:续约1~3天,病人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表现为表情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和呼吸困难,还伴有体温升高,在此期间大多数病人神志清晰。③.麻痹期,痉挛发作停止,进入全省弛缓性瘫痪,病人由于进入昏迷状态,最后会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护理诊断和措施:①伤口处理:用20%肥皂水或0.1%苯扎溴铵反复冲洗(季胺类与肥皂水不可合用)至少30min,尽量除去狗涎和污血.在伤口局部用70%乙醇和2%碘酊消毒.伤口较深者,要送往医院进行清创。皮肤完整性受损患者有受伤的危险①病情观察:护理人员应随时注意病人有无高度兴奋,恐水,怕风表现,痉挛发作的部位,持续时间,发作时有无出现幻觉,精神是否异常。②休息与环境:将病人安置于安静,避光的单人房间内,加床栏保护或适当约束,防止坠床或外伤。窒息的危险①病情观察:严密观察呼吸、脉搏、心率、体温、意识及瞳孔变化等生命体征的变化。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吸氧③急救配合:护理人员要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及器械。体液不足:恐水,进食困难,多汗潜在并发症:惊厥发作,呼吸衰竭,循环衰竭护理病人的同时医护人员要作好防护医护人员须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均需严格消毒后焚烧并深埋;病人住过的病室及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心理护理及干预大多数病人因为恐水,怕风,担心病情而异常痛苦,所以作为护理人员要注重关心病人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①一般疗法:即隔离病人,尽量使患者保持安静,减少刺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狂躁时可用镇静剂。②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防止呼吸肌痉挛导致窒息,加强监护,给氧,必要时做气管切开。▲治疗要点③新型疗法:密尔沃基疗法。该治疗方法所采用的手段包括使用化学药物使患者进入诱导昏迷(inducedcoma)状态,并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预防管理传染源捕杀野犬,家犬进行登记接种,对预防狂犬病是最有效的措施。狂犬应以立即击毙并且焚毁或深埋。伤口处理就地及时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预防接种一.疫苗接种1)暴露前接种:接种3次,每次2ml肌注,于第0,7,21天进行。2)暴露后接种:接种5次,每次2ml肌注,于第0,3,7,14,30天完成。如严重咬伤可全程10次,当天至第六天每天一针,随后第10,14,30,90天各注射一针。二.免疫球蛋白注射1)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用量为20IU/Kg.2)马抗狂犬病免疫球血清,用量为40IU/kg总量的一半伤口局部侵润注射,其余肌内注射。(注意马抗血清应做皮肤过敏试验)归纳总结当前对于狂犬病还没有特别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