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论著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7月第10卷第29期WorldHealthDigestMedicalPeriodieal3讨论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为弱视;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1]。儿童弱视是视觉发育敏感期异常视觉经验所导致的以空间视力损害为特征的一组视力不良综合征,是儿童时期严重影响视功能发育的非常常见的眼病。应尽早发现并及时治疗。本组病例均来自于幼儿园体检视力筛查后进行及时检查、治疗,有效率达100%。取得满意的效果。由于弱视儿童眼外观无明显改变,往往不易被察觉,诊断和治疗会造成延误。幼儿园体检进行视力筛查,可以较早地发现视力异常儿童并进行进一步眼科检查,从而得到及时的诊治。为弱视儿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幼儿园体检视力检查很有必要,应作为体检常规项目开展。加强弱视知识的宣教、普及和督导工作,使患儿、家长、托儿工作者对一些弱视的关知识有一定了解和掌握。从而配合医师进行及时规范的诊疗。弱视治疗是一个长期和缓慢的过程,需要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宣传和得到全力配合,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需要有耐心、有信心,家长的关心和积极配合关系到弱视患儿治疗的成败。本次研究提示,弱视治疗早期检查,及时就诊,治疗必须密切配合。重视复查,持之以恒,就能取得良好效果。在儿童弱视治疗中,我的体会是:3.1规范的屈光矫正可以对各个类型弱视视力的提高有所帮助。在各种原因引起的弱视中,恰当的屈光矫正均为视网膜中心凹提供一个清晰成像的基础,是治疗的必要步骤,是规范化治疗弱视的第一步[2]。由此可知,屈光不正的矫正是弱视治疗的基础,消除屈光不正造成的视网膜成像不清晰,帮助儿童的视觉发育。矫正镜片度数越准确,视网膜成像越清晰,越能促进对高空间频率敏感细胞的兴奋,减少持续通道功能抑制,促进眼球发育,完成视觉发育屈光正常化过程患儿经过一段时间屈光矫正之后再开始遮盖或其他疗法,可以提高今后治疗的依从性,临床上常将此疗法联合遮盖等方法进行弱视治疗。本组病例常规用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佩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并定期复查视力、检查眼镜片是否磨损,半年后重新阿托品散瞳验光一次,查看是否需要更换合适的眼镜,以免影响弱视治疗效果。3.2遮盖治疗:遮盖疗法可以阻断主导眼对弱视眼的抑制作用,使弱视眼重新接收视觉刺激而提高视力。遮盖治疗是治疗单眼弱视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清除由于刺激注视眼而对弱视眼的抑制作用。遮盖时应严格规定复查时间,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防止遮盖性弱视的发生。对经过遮盖治疗双眼视力达到平衡后,不应急于打开健眼,应逐渐减少遮盖时间以巩固疗效。根据弱视儿童的年龄和不同的遮盖比例,双眼视力相差较大,按4∶1或5∶1的规律,即遮盖健眼4d或5d,再遮盖弱视眼1d,周而复始;双眼视力相差不大,则按3∶3规律遮盖。遮盖方式由家长和患儿灵活选择。如每周须遮盖35h[6],可选择每天遮盖5h共7d或每天遮盖9h共4d,共或每天12h共3d。对于中、重度弱视的患儿进行遮盖治疗时采取逐步增加遮盖时间、逐步适应的方法:治疗初期在家长的陪伴下遮盖健眼每天1~2小时,2~3天适应后,增加每天遮盖时间;进一步适应后,再延长遮盖时间直至全天,这种循序渐进的遮盖方式患儿容易接受,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同时制定了不同的随诊复查时间,以跟踪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3.3精细目力训练:每天2次,每次10分钟。要求在家长监督下认真作业,患儿串珠子时如果没有家长监督,很有可能不用眼睛去看,而只是在用手去操作,达不到目力训练的目的。我们认为,描红、绣十字绣等可能目的性更明确,只要事后检查只要即可。对部分工作太忙的家长来说更加可取。弱视是儿童临床常见眼病之一,是一种发育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高,原因复杂。此病是视觉剥夺或双眼相互作用异常所引起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查不到器质性的病变。治疗方法多种,采用综合治疗效果好。准确的检影验光,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为视网膜中心凹提供一个清晰成像的基础,是弱视治疗关键的第一步。屈光矫正:屈光不正性弱视要配戴合理的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