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概述•常用抗生素介绍•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控制措施•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建议与展望目录contents01抗生素概述抗生素定义抗生素抗生素的发现抗生素分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抗生素作用机制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破坏细菌胞质膜的完整性02常用抗生素介绍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010203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114元环大环内酯类15元环大环内酯类23喹诺酮类抗生素010203第一代喹诺酮类第二代喹诺酮类第三代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第一代氨基糖苷类第二代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作用较强,但有一定的耳毒性。抗真菌药唑类抗真菌药丙烯胺类抗真菌药嘧啶类抗真菌药03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合理使用原则针对病因适当剂量。预防性使用足够疗程不同感染部位的应用选择01020304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特殊人群的抗生素选择儿童孕妇老人04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防治常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肝脏损害肾脏损害过敏反应及防治01020304毒性反应及防治造血系统毒性肾脏毒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等。肾功能异常、肾毒性等。神经系统毒性肝脏毒性防治措施耳鸣、听力减退等。肝功能异常、肝炎等。停药、给予拮抗剂等。二重感染及防治常见病原菌临床表现防治措施抗生素的耐药性及控施05制措耐药性产生机制自然进化基因水平转移抗生素选择压力细菌在自然环境中可随机发生基因突变,从而产生耐药性。耐药基因可以在细菌间通过质粒等可移动遗传元件进行转移。抗生素滥用和过度使用会对细菌施加选择压力,促使耐药性发展。耐药性现状及危害耐药性现状耐药性危害控制措施及研究进展预防措施治疗措施研究进展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建议与06展望合理应用建议了解抗生素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需谨慎按时按量服用抗生素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研究进展与展望新药研发与优化01联合用药与新疗法02免疫疗法与抗生素的结合03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相关的法规政策解读要点一要点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抗菌药物的安全性、疗效和细菌耐药情况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三个等级,并对不同等级抗菌药物的销售、临床应用、细菌耐药监测和培训指导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还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规范。该指导原则对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联合用药、预防性使用、局部使用、特殊情况下的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