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pennairchina.com或致电服务热线010-83131693或致电产品经理:王海涛13641396928凝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大气雾霾已经成为许多地区的重大民生问题北京大气污染受到的关注厚德载“雾”,自强不“吸”pm:大气中的液体或固体颗粒状物质被称为颗粒物pm10: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10u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particlespm2.5: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2.5u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Entersthelungparticulatematterpm2.5标准,是由美国在1997年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监测随着工业化日益发达而出现的、在旧标准中被忽略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小颗粒物。PM2.5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相关解释数据来源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灰霾追因和控制”专项组报告Pm2.5来源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中pm2.5这些超细粒子,来源分为自然和人类活动产生两种。1、自然来源包括火山喷发的烟尘、被风吹起的土壤颗粒以及硫燃烧所产生的细小微粒和宇宙尘埃等。2、人类活动最主要的来源,工业生产中煤炭、石油及其他矿物燃烧产生的工业废气,以及机动车产生的尾气排放等过程中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包括播到空气中的灰尘、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二次污染物。而在室内,二手烟是成室内pm2.5污染的重要原因,吸烟和无烟环境的pm2.5污染可相差几十倍人类活动散发细微颗粒物吸烟、炊事产生的烟雾、油烟消毒剂二次合成细颗粒物进风室外颗粒物进入未完全密闭的窗户室外细微颗粒物渗漏家用电器、复印机等散发臭氧、粉尘、电磁辐射等盥洗室飞沫、霉菌与异味建筑装修、家具散发TVOC、粉尘、异味pm2.5来源pm2.5危害这些空气中的超细悬浮粒子(包括pm2.5),最直接的副作用,就是造成灰霾天气,浓度越高,则灰天气愈多。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心脏病、动脉硬化:pm2.5颗极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pm2.5浓度越高,灰霾天气越多,发病率就越高,也降低患者的抵抗力。据美国心脏协会估计,仅在美国被pm2.5颗粒污染的空气就导致每年约60,000人死亡。肺部硬化肺癌:它们中有50%会沉积在肺中造成肺部硬化,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直径在0.1到2.5微米的细颗粒浓度,是空气中颗粒物“主流”。在这些可入肺的粒子中,包含着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多环芳烃等化合物,就是一种致癌物质,是造就肺癌的头号杀手。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粒径小于0.1微米的颗粒,称为“超细微粒”或“纳米颗粒物”。直径在0.01到0.1微米的超细微粒的浓度显著增加时,这就意味着,空气中飘浮的大部分颗粒是可以在肺部的,进入血液。这也是折磨哮喘和老慢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①pm颗粒物通过口鼻部进入我们呼吸器官内,颗粒物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②pm1010微米直径的颗粒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③pm55微米直径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④pm2.52.5米直径以下的可100%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pm2.5现状以下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10年9月公布了一张环球空气质量地图,专门展示世界各地pm2.5的密度。地图由加拿大达尔斯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制作。他们根据NASA的两台卫星监测仪的监测结果,绘制了一张显示出2001年至2006年pm2.5均值的地图。在这张上红色(即pm2.5密度最高),出现在北非、东亚和中国。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pm2.5的密度,指数甚至接近每立方米80微克,甚至超过了撒哈沙漠。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而中国的这些地区全部高于50接近80,比撒哈拉沙漠还要高很多。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近几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如今中国面对的大气环境比2006年以前更令人堪忧。各国或国际组织的标准要求备注:G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