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VIP免费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_第1页
1/20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_第2页
2/20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_第3页
3/20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小组成员:一、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食用方法不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包括以下两种:①有毒动物组织中毒,如河豚鱼、贝类、动物甲状腺及肝脏等;②有毒植物中毒,如毒覃、木薯、四季豆、发芽马铃薯、山大茴及鲜黄花菜等。河豚鱼毒素中毒毒蕈中毒贝类中毒鱼类组胺中毒河豚鱼毒素中毒河豚毒素中毒是因进食河豚鱼后发生中毒的一种急症。河豚又名钝鱼、汽泡鱼、鲅等,产于我国沿海等地,种类很多,肉味鲜美,但它的某些脏器及组织中均含有毒素,其毒性稳定,经炒煮、盐腌和日晒等均不能被破坏。河豚毒素有似箭毒样的毒性作用,主要使神经中枢和神经末梢发生麻痹:先是感觉神经麻痹,其次运动神经麻痹,最后呼吸中枢和血管神经中枢麻痹,出现感觉障碍,瘫痪,呼吸衰竭等如不积极救治,常可导致死亡。中毒临床表现1.胃肠症状:食后不久即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2.神经麻痹症状:开始有口唇、舌尖、指端麻木;继而全身麻木、眼睑下垂、四肢无力行走不稳、共济失调,肌肉软瘫和腱反射消失。3.呼吸、回流衰竭症状:呼吸困难、急促表浅而不规则紫绀,血压下降,瞳孔先缩小后散大或两侧不对称,言语障碍,昏迷,最后死于呼吸、回流衰竭。预防措施卫生部门应做好的工作:1.加强宣传,使群众了解河豚鱼有毒,并识别形状,以防误食中毒。2.加强市场管理,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不得加工经营河豚鱼;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随意丢弃河豚鱼;消费者不要在路边或市场上买或捡拾不认识的鱼。3.在生产过程中对捕获的河豚鱼应分别装运,由水产部门统一收购,集中加工。加工后经鉴定合格,证明无毒方能出厂。毒蕈中毒蕈类又称蘑菇,属于真菌植物。毒蕈是指食后可引起中毒的蕈类,目前在我国已知者有100种左右,其中毒性很强者有10余种,如:褐鳞环柄菇、肉褐麟环柄菇、白毒伞(白帽菌)、毒伞(绿帽菌)、鳞柄白毒伞(毒鹅膏)、秋生盔孢伞(焦脚菌)、包脚黑褶伞、毒粉褶菌(土生红褶菇)、残托斑毒伞、鹿花菌、马鞍蕈等。我国有可食蕈300余种,常因误食而中毒,多散在发于高温多雨季节。毒蕈中毒类型一种毒蕈可含多种毒素,多种毒蕈也可含有一种毒素。毒素的形成和含量常受环境影响。中毒程度与毒蕈种类、进食量、加工方法及个体差异有关。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四种:胃肠炎型:可能由类树脂物质,胍啶或毒蕈酸等毒素引起。潜伏期10分钟5~6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预后良好。神经精神型:引起中毒的毒素有毒蝇碱、蟾蜍素和幻觉原等。潜伏期6~12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溶血型:同鹿蕈素、马鞍蕈毒等毒素引起,潜伏期6~12小时,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肝肾损害型:主要由毒伞七肽、毒伞十肽等引起。毒素耐热、耐干燥,一般烹调加工不能破坏。毒素损害肝细胞核和肝细胞内质网,对肾也有损害。潜伏期6小时~数天,病程较长,临床经过可分为六期: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甚高。预防措施1.无识别毒蕈经验者,不要自采蘑菇食用。2.有毒野生菇(菌)类常具备以下特征:色泽鲜艳度高;伞形等菇(菌)表面呈鱼鳞状;菇柄上有环状突起物;菇柄底部有不规则突起物;野生菇(菌)采下或受损,其受损部流出乳汁。贝类中毒食用含毒素的贝类引起的中毒。太平洋沿岸某些地区,在3~9月,食用有些贝类后可发生中毒,主要出现麻痹,故称麻痹性贝类中毒。美国太平洋沿岸、日本、东南亚、中国的浙江、广东皆有报告。欧洲、非洲也曾有少数报告。浙江从1967年起已报告40余起织纹螺(Nas-sariusspp.)中毒,中毒数百人,死亡数十人。贝类所含毒素主要为神经毒。最早分离提纯的称为石房蛤毒素,易溶于水,耐热,易被胃肠道吸收。从藻类分离出的纯毒素与得自贝类的毒物相同。故贝类在某个时期某些地区之所以有毒与藻类有关,即贝类中毒的发生与水域中藻类,尤其是膝沟藻科(Conylaceae)的藻类大量繁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