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传播疾病与防治生殖器疱疹生殖器疱疹生殖器疱疹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先天梅毒尖锐湿疣尖锐湿疣尿道口尖锐湿疣第一节性传播疾病第二节艾滋病及防治第一节性传播疾病一、性传播疾病的概念性传播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TD),简称性病,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二、性传播疾病的分类(一)细菌性:梅毒、淋病等。(二)病毒性:AIDS、生殖器疱疹等。(三)真菌性:生殖器念珠菌病。(四)衣原性: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等。(五)昆虫性:滴虫病等。三、性病的传播途径(一)性交传播(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三)母婴传播(四)医源程序性传播(五)间接性接触传播四、性病的治疗现状在规范治疗下,除艾滋病外的所有性病都能完全治愈。五、性病的预防原则性病是传染性疾病,因此,与其他传染病一样,预防的基本原则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密切监测高危人群。然而对个人而言,最好是增加有关性病的知识,构筑预防性病的防线,把性病拒之身外。第二节艾滋病及防治艾滋病(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全中文译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所致的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或血液、血制品及母婴传播传染。HIV特异地侵犯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引起人体细胞免疫严重缺陷,导致顽固的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神经系统损害。http://www.aids.org.cn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2009年:主题为“普遍可及和人权”(UniversalAccessandHumanRights)。2010年:主题为“正视艾滋,重视权益,点亮反歧视之光”(KeepthelightonHIVandhumanrights)。2011年:主题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Gettingtozero)2012年-2014年:主题同2011年副标题:“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2012)“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2013,2014)我国艾滋病疫情主要呈现四个特点:全国疫情整体保持低流行状态;经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各地流行模式存在差异,中老年人、青年学生等重点人群疫情上升明显;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明显增多,发病人数增加。一、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2014年7月,全球专家对100多个国家的艾滋病疫情进行了分析,以感染人数、新发人数和死亡人数作为指标,将流行程度分成由高至低的十个等级。中国处于第八等级,按照中国的人口庞大基数来计算的话处于低流行,但按照感染者的绝对数量来计算的话,中国则是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截至2015年。中国近50万人(49.7万例,死亡15.4万例)感染艾滋病,在中国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约15%为15-24岁的年轻人,且年轻男性的感染率在上升。从地域上看,中国西南重点省份感染比较多,云南、广西、四川三个省份的感染者和病人占全国的45%。2014年1-10月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量8.7万病例,四川省增加最多,有1万余例;其次是云南9601例。新增病例性途径占91.5%,其中异性性传播占66%,同性性传播占25%。(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新报告的感染者,男男同性恋占的比例为51%。)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HIV携带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眼泪、骨髓液、尿、母乳等体液,以及脑、皮肤、淋巴腺、骨髓等组织内存在着HIV。一般感染源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母乳等为主,很少通过唾液,但也不能否定。1.性行为感染2.血及血制品传染3.母婴垂直传染4.其他三、艾滋病病毒存活的条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人体外生存能力极差,不耐高温,抵抗力较低,离开人体不易生存,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HIV对热敏感。在56℃条件下30分钟即失去活性,但在室温保存7天,仍保持活性。国际卫生组织推荐对艾滋病病毒灭活加热100℃持续20分钟,效果较理想。离体血液中HIV病毒的存活时间决定于离体血液中病毒的含量,病毒含量高的血液,在未干的情况下,即使在室温中放置96小时,仍然具有活力。即使是针尖大小一滴血,如果遇到新鲜的淋巴细胞,艾滋病毒仍可在其中不断复制,仍可以传播。病毒含量低的血液,经过自然干涸2小时后,活力才丧失;而病毒含量高的血液,即使干涸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