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检验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检验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或APL)是一种临床上凶险的急性白血病,发病率占急性白血病的6%--9%。因此掌握AML-M3的血液学检验方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内容分析学习目标能识别典型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形态和Auer小体。能完成典型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的血片和骨髓片的阅片工作,并结合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正确发送骨髓检验报告单。能说出M3的诊断要点。在形态学检验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责任感,不断提高对显微镜下形态学的重视程度。教法设计•通过显微镜下M3病例血片及骨髓片示教加深学生对M3形态学的认识。•运用病例导入、简析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图片展示的手段提高学生兴趣。•另外通过与其它类型血液比较方法促进学生掌握该课内容。教法设计教学重点重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血象及骨髓象特征及分型难点:异常早幼粒细胞形态学特征及Auer小体特征教学重点及难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或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白血病,临床上严重而又广泛的出血是其主要临床特征,以皮肤粘膜最明显,其次为胃肠道、泌尿道、呼吸道及阴道出血,颅内出血最为严重,是致死的原因之一。一、概述其血液学特点表现为外周血及骨髓中出现大量的形态异常的早幼粒细胞。M3的分型标准分型分型标准AML-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异常早幼粒细胞≥30%,胞质内有大量密集甚至融合的粗大颗粒,常有成束的棒状小体(Auer小体)。1.血象2.骨髓象3.其他检查:(1)细胞化学染色(2)免疫表型分析(3)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二、M3实验室检查1.血象特征1.血象特征11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呈轻度到中度减少。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呈轻度到中度减少。22白细胞计数大多病例在15×109/L以下,减少者可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分类以异常早幼粒细胞为主,可高达90%,Aure小体易见。白细胞计数大多病例在15×109/L以下,减少者可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分类以异常早幼粒细胞为主,可高达90%,Aure小体易见。33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M3(血片,PB)典型血象特征1异常早幼粒细胞peripheralbloodsmear正常早幼粒细胞2.骨髓象特征2.骨髓象特征11多数病例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多数病例骨髓增生极度活跃。22分类以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占30%~90%。分类以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占30%~90%。33各阶段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均明显减少。各阶段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均明显减少。M3的核形和大小不规则,常为肾形核或双叶核;胞浆内充满粗大的嗜天青颗粒典型骨髓象特征2(1)粗颗粒型(M3a):胞质中充满粗大、密集、深染的嗜天青颗粒,可盖在核上而使核形态不清。(2)细颗粒型(M3b):胞质含有密集而细小的嗜天青颗粒。核扭曲、折叠或分叶,故易误诊为单核细胞。(3)变异型(M3v):胞质中颗粒极少或无,胞核分叶多见。此亚型大多依赖染色体及融合基因检测才能确诊。据骨髓象特征分型据骨髓象特征分型按胞质颗粒的不同又分为如下亚型。M3a(粗颗粒型)骨髓象特征正常早幼粒细胞异常早幼粒细胞(粗颗粒型)胞质中充满粗大、密集、深染的嗜天青颗粒,可盖在核上而使核形态不清正常单核细胞异常早幼粒细胞(细颗粒型)M3b(细颗粒型)骨髓象特征胞质含有密集而细小的嗜天青颗粒。核扭曲、折叠或分叶,故易误诊为单核细胞。M3v(变异型)骨髓象特征胞质中颗粒极少或无,胞核分叶多见。异常早幼粒细胞与单核细胞比较鉴别1异常早幼粒细胞与单核细胞在形态学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故M3b型和M3v型容易与AML-M5中的M5b型在骨髓形态学诊断上混淆不清,出现误诊。M3bM5b异常早幼粒细胞与原粒细胞比较鉴别2胞体大、颗粒粗多的原始粒细胞容易被误判为早幼粒细胞,进而将AML-M2b误诊为M3b。M2bM3b异常早幼粒细胞与原粒细胞比较鉴别2要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一是要掌握早幼粒细胞可识别的形态学特征;二是可以借用国际工作组对原始髓细胞的划分原则,来区分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即不管原始细胞中颗粒的多少,只要没有高尔基器发育,均被认为是原始粒细胞。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