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检测(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教育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十五、十六单元)(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大国”的美梦中惊醒,一股新思想萌发了。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解析】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究竟新在何处,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新思想的提倡者的阶级属性来分析。当时新思想的提倡者是封建士大夫中的先进知识分子,其目光集中在国外,集中在向西方学习上,并未改革内政,而且学习西方的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答案】B2.(年曲阜模拟)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的着眼点在于()A.新思想新文化B.历史地理方面C.社会制度方面D.军事技术方面【解析】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被西方的洋枪洋炮惊醒,他们认为“夷之长技”在军事,因此“开眼看世界”的结果是“师夷长技”。【答案】D3.1866年,左宗棠奏准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学堂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以上学习内容充分反映了船政学堂()A.西学为体,中学为用B.教学内容以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为主C.不重视传统经典的修习D.摆脱了传统文化的影响【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福州船政学堂是洋务运动的产物,其教学内容以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为主。【答案】B4.(年厦门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梁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这说明维新变法()A.开创了中国民主与科学的先河B.使中国进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C.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D.促进了近代中国人的思想解放【解析】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近代中国人的思想解放,故D正确。开创民主和科学先河的是新文化运动;早期维新派使中国进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故A、B、C三项错误。【答案】D5.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中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A.思想观念B.政治制度C.军事技术D.教育制度【解析】由时间一战期间,刊物内容反映作者“求变”,可断定这份刊物是《新青年》,它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故作者所主张的“求变”主要针对思想观念。【答案】A6.胡适说:(进化论的介绍与传播犹如)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和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当头棒喝”说明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开始兴起B.“绝大的刺激”反映中体西用思想得到广泛认可C.“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的结果是自由民主思想传播D.进化论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解析】从胡适生活的时代和进化论传入中国的时间看,A、B的说法是错误的;进化论不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D是错误的。【答案】C7.欧洲启蒙思想传入中国,为中国的仁人志士改造旧社会提供了思想武器,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A.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C.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解析】魏源只是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康有为主张用改良的方式对旧社会进行改造,新文化运动是从思想上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只有孙中山主张用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专制统冶,这才是改造旧社会最突出的思想武器。【答案】C8.下图是孙中山的题词。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①提出三民主义②领导五四运动③提出新三民主义④领导北伐战争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②④不符合史实,故排除。①③是孙中山顺应世界潮流、与时俱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