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演练四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25×2=50分)(·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曹妃甸地区将建成一个国际性铁矿、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的集散枢纽港、中国的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以及国家重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1.你认为有利于曹妃甸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应该布局的工厂有()A.炼铁厂B.矿渣建材厂C.火电厂D.焦化厂解析:曹妃甸将消费大量的铁矿、煤炭,会产生大量的矿渣,为了将这些矿渣充分利用,可在该地布局矿渣建材厂。答案:B2.曹妃甸地区建成我国未来钢铁、重化工业基地的优势条件不正确的是()A.国家政策支持B.附近石油(天然气)、海盐、煤、铁矿等资源丰富C.有强大便捷的海、陆运输能力D.依靠京津唐工业基地,曹妃甸的基础设施完善解析:曹妃甸靠近京津唐工业基地,但在首钢搬迁到此地之前,基本未开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答案:D(·辽宁省联考)下图是设想的某大型工业基地的生产流程图。读图回答3~4题。3.根据图示判定该大型工业基地的主导工业部门是()A.煤炭工业B.铁矿石的开采C.钢铁工业D.化学工业解析:由图示可知,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是围绕着钢铁工业展开的,因此该大型工业基地的主导工业部门是钢铁工业。答案:C4.该生产流程最大的优点是()A.工业布局接近能源、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B.没有环境污染C.工业部门齐全,属于传统工业区D.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解析:该生产流程最大的优点是工厂产生的废弃物能循环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答案:D5.(·山东省高考)该地区利用当地资源优势,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②缩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③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④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该模式是典型的循环经济,从各个环节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扩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体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过程,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赢。答案:D(·北京丰台)“”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6~8题。6.图中所示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是()A.A以前B.A到CC.C到BD.B以后解析:本题较易,主要考查考生对坐标图的阅读和事物发展因果联系的分析能力。由图表可以判断出在自然环境容量一定的情况下,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为在高GDP经济水平下的环境污染低水平发展时期。答案:D7.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①加强环保投入②工业技术进步③产业结构调整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⑤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解析:本题较难,主要考查考生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质量的评价分析能力。当一些发达国家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污染水平降低,环境质量好转,主要得益于加大了环保投入、工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等,而工业的发展速度较快,逆城市化现象不明显。答案:B8.为减少污染,我国在工业发展中应注意()A.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B.先大力发展经济,再加大环保投入C.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轻环境污染程度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解析:本题较易,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迁移和分析评价能力。我国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仍较重,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环保投入、工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等。答案:C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9~11题。9.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①F表示资源获取②F表示产业消费③H表示废物排放④H表示产品消费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0.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1.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①高经济增长②发展清洁生产③倡导循环经济④减少资源开发A.①②B.②③C.②④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