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第一节太平天国运动一、选择题1.追根溯源,探求太平天国运动的足迹,应首先到()A.桂平县金田村考察B.永安考察C.天京考察D.上海考察【答案】A2.广西曾流传一首民谣:“姊妹亲,同个房睡共口针。如今姐随洪杨去,妹也跟随一路行!”民谣反映姐妹俩参加的是()A.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抗日战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由“广西”“洪杨”可知姐妹俩参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答案】B3.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地点是下图中()【解析】本题要求判定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地点,太平军攻克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政权。【答案】B4.“太平世界,男女同权应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此联是洪秀全为天京文阁殿新考时撰写的门联。下列对其所含历史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A.反映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化改革措施B.描绘了太平天国定都后的斗争片段C.表达了要彻底击退外国侵略军的意志D.体现了太平天国倡导男女平等的政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读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A、B、D三项在材料中均有体现。【答案】C5.下图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举行的一次军事行动,只半年左右便逼近天津,威震北京,然而最终全军覆没,该军事行动是()A.北伐B.西征C.天京突围D.永安突围【答案】A6.(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抽样测试)史学家认为:“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B.提出《资政新篇》C.创立拜上帝教D.永安封王建制【解析】洪仁玕协助洪秀全主持太平天国的领导工作以后,根据其居留香港期间的观察写成了《资政新篇》,成为最早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中国追寻世界历史潮流的体现。【答案】B7.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主张“外国有禁卖子为奴之例。家贫卖子,只顾眼前之便,不思子孙永为人奴,大辱祖考……故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从材料中可知洪仁玕主张()A.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B.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关系C.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D.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答案】B8.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字代“国”宇,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A.摆脱不了专制思想的束缚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C.反侵略反封建的决心D.进行文字的一次重大变革【解析】取王字居其中,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自身局限性,仍然摆脱不了封建王权思想的束缚。【答案】A9.下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A.鸦片战争B.天国兴衰C.洪秀全D.《天朝田亩制度》【解析】这是一个关于太平天国的网页,鸦片战争是历史背景,洪秀全是历史人物,《天朝田亩制度》是历史文献,再添加的应该是太平天国的发展过程。【答案】B10.“长毛(指太平军)造反那时候,老通宝的祖父和陈老爷同被长毛掳去,同在长毛窝里混上了六七年,不但他们俩同时从长毛营盘里逃了出来,而且偷得了长毛的许多金元宝”。这段文字说明的是()①多数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都是被迫的②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战争无本质区别③组织涣散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④农民阶级不能作为中国革命的同盟军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解析】首先要对材料准确理解,①农民参加起义是因为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是自发加入起义队伍的;②都是农民起义,都把斗争矛头指向了封建政权;③二人的“逃”“偷”说明起义队伍纪律不严;④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同盟军。【答案】C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材料二“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御照:“胞等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材料三“兹本大臣恭奉王命,莅临斯土,催办钱漕,兼取贡税。田赋虽未奉其定制,尔粮户等亦宜谨遵天定,暂依旧例章程,如数如期完纳。”——太平天国1855年告示材料四“至于业户,固贵按亩输粮,佃户尤当照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