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单元练习VIP免费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单元练习_第1页
1/4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单元练习_第2页
2/4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单元练习_第3页
3/4
高一化学《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单元练习苏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1.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SO2有关的是()A.臭氧空洞B.酸雨C.光化学烟雾D.温室效应2.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NO2有关的是()A.臭氧空洞B.水体富营养化C.光化学烟雾D.温室效应3.盛有NO和N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后,量筒内的气体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是()A.31∶B.13∶C.21∶D.12∶4.实验室中制取的下列气体中,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N2B.SO2C.COD.NO5.下列气体中,无色无味的是()A.SO2B.NO2C.Cl2D.N26、在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A.SO2与O2B.NO2与NOC.O2与N2D.NO与O27.下列气体溶解于水,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SO2溶解于水B.NO2溶解于水C.CO2溶解于水D.Cl2溶解于水8.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①对燃煤进行脱硫;②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9.右图是化学实验常用装置之一,若气体从右管进入,可用来收集的气体是()A.NOB.NO2C.COD.SO210.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下列关于NO的说法错误的是()A.NO是具有刺激性的红棕色气体B.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C.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D.NO能够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中毒11.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可能是什么气体()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和气体B.可能是O2与NO2的混和气体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和气体D.只可能是NO2一种气体12.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肯定有SO2和NOB.肯定没有Cl2、O2和NO2C.可能有Cl2和O2D.肯定只有NO13.实验室不需要用棕色试剂瓶保存的试剂是()A.浓硝酸B.硝酸银C.氯水D.浓硫酸14.38.4毫克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毫升(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1.0×10-3摩尔B.1.6×10-3摩尔C.2.2×10-3摩尔D.2.0×10-3摩尔15.把6mol铜粉投入含8mol硝酸和2mol硫酸的稀溶液中,则标准状况下放出的气体(假设气体全为NO)的物质的量为()A.2molB.3molC.4molD.5mol二、填空题:16.(6分)用仪器A、B和胶管组成装置收集NO气体(①仪器A已经气密性检查;②除水外不能选用其他试剂)。正确的操作步骤是:17.(12分)利用右图装置,写出除去下列气体中的杂质的方法,并写出化学方程式(括号内的气体为杂质)。(1)CO2(SO2),化学方程式。(2)SO2(SO3,假设SO3为气体),化学方程式。(3)NO(NO2),化学方程式。18.(12分)汽车尾气主要含有CO2、CO、SO2、NO及汽油、柴油等物质,这种尾气越来越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必须予以治理。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汽油、柴油等物质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1)汽车尾气中NO的来源是。A.汽油、柴油中含氮,是其燃烧产物B.是空气中的N2与汽油、柴油的反应产物C.是空气中的N2与O2在汽车气缸内的高温环境下的反应产物D.是汽车高温尾气导致了空气中N2与O2的化合反应(2)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催化转化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4)控制或者减少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可以有。(多选)A.开发氢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单元练习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