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呼吸》07模拟1.(07汕头模拟)一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一天内池水中CO2浓度变化正确的是D2.(07汕头模拟)下列细胞中不进行有氧呼吸的是CA.神经细胞B.心肌细胞C.红细胞D.小肠上皮细胞3.(07吉林模拟)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②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③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④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CD段时由于有光照,光合作用已经开始进行;H点时光照已经减弱,呼吸作用减慢,此时CO2浓度低是因为一天的光合作用吸收的结果。知识点提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②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③学生的识图能力。4.(07重庆南开模拟)两种相似的被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植物Ⅰ接受全日照光照,植物Ⅱ仅接受到7%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实验结束时,将两种植物的叶片进行横切,如果如下图。试判断CA.植物Ⅰ的光合作用速率比植物Ⅱ的光合作用速率低B.植物Ⅰ的呼吸作用速率比植物Ⅱ的呼吸作用速率低C.植物Ⅱ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相似的速率D.光照强度增加使植物的呼吸作用下降5.(07南京质检)下列有关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A.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B.不同植物对各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需要量不同C.光合作用必须先于呼吸作用D.呼吸作用只在表皮细胞内进行6.(07南京质检)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体内物质的转变情况,①和④过程中的[H]产生的场所一次是AA.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C.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D.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7.(07汕头模拟)现有一瓶葡萄糖液,内置有适量酵母菌,经测定瓶中放出CO2的体积与吸收O2的体积比为5:4,这是因为(假设两种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BA.有1/5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B.有4/7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C.有4/5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D.有3/7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8.(07汕头模拟)人红细胞无线粒体但能携带氧。红细胞所需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利用BA.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B.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C.乳酸,进行有氧呼吸D.乳酸,进行无氧呼吸9.(07成都模拟)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B.高等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C.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D.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10.(07成都模拟)严重缺铁的病人可能会出现:DA.丙酮酸中毒B.尿素中毒C.CO2中毒D.乳酸中毒11.(07成都模拟)关于真核细胞呼吸作用正确的说法是:D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12.(07合肥模拟)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C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CO2(mg/h)1.001.752.503.253.753.53.00黑暗中释放CO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最适宜的温度是30℃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两倍13.(07深圳模拟)通常情况下,有氧呼吸所产生的C02和H20中的氧分别来自DA.吸入的02、葡萄糖B.葡萄糖、丙酮酸和水C.丙酮酸、吸入的02D.丙酮酸和水、吸入的0214.(07珠海模拟)在淡水池中,若只有金鱼藻生存,则下图曲线中最能代表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