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要点导析1、实验的关键本实验较复杂和繁琐,许多因素会影响实验结果(1)叶片要新鲜,颜色深绿。(2)研磨应迅速、充分。(3)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以免滤液挥发。(4)滤液细线不仅细、齐,而且应有较多的色素。(5)滤液的细线不能没入层析液中。2、注意的问题(1)提取色素时用95%的酒精作溶剂,也可用丙酮作溶剂,但用量不宜过多,2~5mL为宜。过多会影响色素浓度,过少不易过滤。(2)漏斗基部用单层尼龙布进行过滤,也可用脱脂棉,但不可塞得太紧,否则滤液被其吸收或不易收集。特别提醒:用单层尼龙布进行过滤目的是去掉二氧化硅、碳酸钙、破碎的细胞,获得含色素的溶液。(3)滤纸条要预先干燥处理,要剪去两角,使色素均匀扩散;画滤液细线时,要细、齐、直。特别提醒:由于“边缘效应”使位于滤纸条两边的溶剂分子向上扩散速度快,为了“跑”出来的中间和两边的色素带尽量在同一直线上,所以滤纸条要剪去两角。(4)色素提取液一次用不完,应注意避免与空气接触和光照,因为光线和空气会将溶解的色素破坏而呈褐色。(5)根据烧杯的高度制备滤纸条,让滤纸条高度高出烧杯1cm,高出的部分作直角弯曲。在盛层析液烧杯上盖盖时,应该让培养皿的底部(平面)盖上烧杯,防止滤液纸条翘起和层析液挥发。(6)双手不要接触滤液纸面,以免被手上的油脂或其他脏物污染。(7)做完实验后,要用肥皂洗手,因接触过有毒药品,获取的滤纸条应避光保存,因色素见光易分解。3、在提取色素时,为什么加入少许碳酸钙?叶绿体中的色素所处的环境是微碱性的,实验中,由于研磨会使细胞结构遭到破坏,细胞液(微酸性)流出,酸性的细胞液就会直接接触叶绿体中的色素,致使叶绿素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使叶绿素失镁,呈黄褐色,加入少许碳酸钙是为了中和细胞液的酸性,起到保护叶绿素的作用。4、用毛细及管在滤纸条上划滤液细线时,为什么越细、越齐,效果越好?每次用毛细吸管画线时都会引起滤液在滤纸条上扩展,若不等干燥后重复划线,会因为浸润的范围过宽,致使色素分布的范围过宽,层析出来的色素带之间就会出现重叠不清的现象。5、为什么一定不要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因为滤纸上的滤液细线是叶绿体中的色素成分,这些成分易溶于有机溶剂中。层析液中含有机溶剂,如果没及滤液细线,则会将其中的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