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乌鸦爱妈妈》说课稿湖北省英山县实验小学芮丹说课内容: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唱一唱《小乌鸦爱妈妈》。我分为四部分来说: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是一首以动物为题材的儿童歌曲。叙事性的歌词,讲述了小乌鸦对妈妈的热爱,教育学生要尊敬,热爱自己的母亲,从小就要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歌曲曲调简练,为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采用2/4拍,五声宫调式。根据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前后接序,以及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掌握“反复记号、休止符”等读谱知识。能力目标:创编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情感目标:在演唱歌曲,体验音乐情感的同时,教育学生从小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3.教学重点:在音乐体验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表达对妈妈的热爱。4.教学难点:在歌曲演唱中气息的控制以及情感的表达,音乐创编中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培养。二、说教法1、这节课我主要运用了谈话法、体验法、示范法、情景导入法等教学方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2、还充分利用了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正确的范唱和伴奏,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到音乐的美,使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三、说学法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好奇的特点。在学习中,我注意去引导和激励学生通过律动,歌表演等一系列活动,使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体现了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四、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五、说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它分成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营造氛围,组织教学。(1)播放歌曲《妈妈的吻》。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以律动的方式走进教室,感受温馨、和谐的课堂气氛。(2)在音乐启发下,学生用亲切、自然地声音与教师相互问好。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学生通过律动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第二环节: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仔细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聆听完后,教师:(启发思考)这首歌是唱给谁的?看谁能用最亲切、最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妈妈?目的是:通过初步欣赏,体验母子情深,唤起学生对音乐审美的渴望,在讲述妈妈的过程中,感受伟大的慈母之爱。第三个环节:新课导入生动的导入新课,能给人以美妙的享受,它起着诱导、铺垫和衔接的作用,能激发兴趣、保持兴趣和再生兴趣。(一)导入师:老师今天要带大家一起去大自然里玩儿,在动听的音乐声中,我们出发吧。1.课件出示开满野菊花的山坡。师:这个开满野菊花的地方,有一只小乌鸦的动人故事,但要知道这个故事,就必须学会三种本领,听一听,是哪三种本领?2.节奏练习。(1)2\4XXXX|XXXX||拍拍小手拍拍小手(2)XX|XX||跺脚跺脚(3)X—|X—||飞飞(1)随师模仿。(2)视唱旋律。a、师唱歌曲旋律,生做。b.随琴旋律做。(3)加上连音线师示范连音与非连音唱法,请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目的是:通过节奏练习,为学唱歌曲做了铺垫。师:本领学会了,我们去学故事了,悠扬的音乐声给我们讲述一只小乌鸦爱妈妈的动人故事,一齐去看一看吧!(二)放课件。1.放课件。大屏幕放映自制动画,随着《小乌鸦爱妈妈》的音乐,老师充满激情地讲述动人的故事:一天,一只小乌鸦从远处飞来,落在开满野花的路边,它既不吵闹,也不玩耍,它要干什么呢?只见它叼起一只大虫子,急急忙忙向来的方向飞去。原来,小乌鸦的妈妈年纪大了,躺在屋里飞不动了,再也不能为小乌鸦寻找食物了,小乌鸦叼来了虫子,是给年迈的妈妈。就这样,小乌鸦飞来又飞去,它自己又累又饿,但它却把找来的虫子一口一口地喂给了妈妈。多懂事的小乌鸦啊,多可爱的小乌鸦啊,从们禁不住地夸奖它、赞美它、歌颂它。2、当学生聆听完老师的讲述后问: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讲了个什么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目的是:通过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