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目录1.乙肝的定义及传播途径2.乙肝五项的具体内容3.乙肝五项的检测方法及原理4.乙肝五项各项指标详解5.乙肝五项不同结果的意义一、乙肝的定义:一、乙肝的定义: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续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乙肝的传播途径乙肝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主要包括输血及血制品、注射器针头及针炙、牙科及手术器械等医疗行为,纹身、纹眉、穿耳眼、做双眼皮、刮面等具有损伤性的美容行为。●母婴传播:指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在怀孕期、分娩期、哺乳期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婴儿的一种方式。●密切接触传播:家庭日常生活可造成传播的情况主要有:HBsAg阳性人的创伤出血、月经血、痔疮血污染家庭环境;与HBsAg阳性人共用牙刷、口杯、毛巾和剃刀;HBsAg阳性人同乳幼儿密切接触,尤其是口喂小儿。●性接触传播:男女性生活可通过精液、阴道分泌液传播乙肝病毒。乙肝五项的概念乙肝五项的概念乙肝五项也称为乙肝两对半,包括乙肝表面抗原(用HBSAg表示)、乙肝表面抗体(用抗-HBS表示)、e抗原(用HBeAg表示)、e抗体(用抗-HBe表示)、核心抗体(用抗-HBc表示)。乙肝五项检查,便是抽出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标志。金标法金标法乙肝两对半快速检测板是采用层析法检测乙肝病毒五项血清学标志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酶免法(ELISA法)ELISA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于测定抗体。在这种测定方法中有3种必要的试剂:①固相的抗原或抗体,②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③酶作用的底物。HBsAg、HBeAg检测试纸条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HBsAb检测试纸条采用双抗原夹心法;HBeAb、HBcAb此两项在检测试纸条上采用了竞争抑制法。由于e抗原较核心抗原仅多29个氨基酸,e抗原很容易转变成核心抗原,因此HBcAb和HBeAb的测定均采用竞争法乙肝五项的检测方法及原理乙肝五项的检测方法及原理ELISA法在临床实验室已得到普遍应用,特别是用于各种肝炎标志物的检测,但ELISA法需时较长,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液相中的抗原(抗体)需经扩散才能与固相上的抗原或抗体反应。但作为基层医疗单位、急诊病人和手术前的应急的单个标本检测,包括现在的血站的流动采血点献血员的快速筛检是根本无法用ELISA法来实现的。20世纪70年代初,FANKL等建立了免疫胶体金技术,开始作为一种免疫标记技术而被使用,随后逐渐广泛应用于免疫检测技术。各种金标检测条,检测卡已被广泛使用。相对而言,ELISA法检测准确性要高于金标法,金标法检测限为1ng/ml,ELISA法灵敏度为0.5ng/ml,国产ELISA法试剂最高灵敏度可达0.1ng/ml。故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情况两种方法联合起来,特别是在大批量检测时可用金标法作为初筛,这样可大量节约时间,更快速、准确为病人服务。(1)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体: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及杂质。(2)加受检标本:使之与固相抗体接触反应一段时间,让标本中的抗原与固相载体上的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原复合物。洗涤除去其他未结合的物质。(3)加酶标抗体:使固相免疫复合物上的抗原与酶标抗体结合。彻底洗涤未结合的酶标抗体。此时固相载体上带有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正相关。(4)加底物:夹心式复合物中的酶催化底物成为有色产物。根据颜色反应的程度进行该抗原的定性或定量。根据同样原理,将大分子抗原分别制备固相抗原和酶标抗原结合物,即可用双抗原夹心法测定标本中的抗体。双位点一步法即在双抗体夹心法基础上使用针对抗原分子上两个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