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复习(一)(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60分)如图是“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1.a、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A.现代型和原始型B.原始型和传统型C.现代型和传统型D.传统型和现代型解析抓住人口增长模式的“三率”高低特点,可直接确定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a为原始型,b为传统型,c为现代型。答案B2.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主要是分析影响人类增长模式的因素。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的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制度、生育观念等。答案B读“1995~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3.1995~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A.迁入率持续上升B.迁出率持续降低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变化的相关知识。从图中明显看出迁入率不是持续上升的,迁出率也不是持续下降的,迁入率减去迁出率得到的机械增长率有波动,随着总人口的增多,净迁入量是逐年增加的。因此选D。答案D4.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上海B.安徽C.湖南D.河南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由上题可知,该地迁入率大于迁出率,净迁入量逐年增加,上海就是一个迁入量大于迁出量,而且净迁入人口数在逐年增加的城市。因此选A。答案A如图表示某种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完成5~6题。5.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平坦B.气候优越C.距城区近D.水源充足6.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B.城市人口的增加C.交通运输的便捷D.城市居民收入增加5~6.解析鲜花和蔬菜是面向城市的农业,故需距城区近。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到第Ⅱ阶段鲜花和蔬菜只在郊区分布,通过便捷的交通运往城市甲。答案5.C6.C如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完成7~8题。7.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A.市场导向型B.劳动力导向型C.原料导向型D.动力导向型解析通过阅读分析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图可知,甲类工厂在投入构成比例中,原料的比例高达40%以上,因此甲类工业的主导因素为原料,工业类型为原料导向型。答案C8.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小C.以航空运输为主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解析乙类工厂在投入比例中科技投入比例高达50%以上,为技术导向型工业。此类工业受原料、燃料影响小;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产品升级换代周期短,以快速的航空运输为主。答案D读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费与运距相关示意图。回答9~10题。9.500吨钢材从武汉钢铁厂运至上海港码头,考虑经济效益,宜采用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B.公路——水运C.水运D.公路——铁路解析水运、铁路都适宜大宗、笨重货物的运输,但水运比铁路运费更低,武汉、上海都在长江干流沿岸,长江水运发达。答案C10.下列产品中,适宜用④运输方式长距离运输的是()A.新闻印刷品B.煤炭C.时装D.电脑芯片解析④为水运,远距离运价最低,煤炭属大宗、笨重货物。答案B贵糖集团以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模式建立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读图,完成11~12题。11.该循环经济产业链最适宜推广的省区是()A.湖南B.广西C.黑龙江D.山东解析从图中可知该地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围湖造田,湖泊面积减小导致水生生物物种减少,空气温度减小,干旱、洪涝频率增大,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广西能种植甘蔗。答案B12.当前,影响该类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推广,走优势农业资源综合开发这条路的主要限制因素是()A.资源B.气候C.水源D.人们的观念和政策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可知该地位于辽宁西北部地区,纬度较高,不利于种植水稻和甘蔗,所以该地不能推广蔗基鱼塘和水稻种植,该地有湖泊水灌溉,耕地较多,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应该发展节水灌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