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短文两篇导学案VIP免费

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1页
1/2
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2页
2/2
8.《短文两篇》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掌握一定的自读方法。过程与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为追求光明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学习重点:加强诵读,培养学生感受能力与理解能力;理解两篇短文的精神实质及时代意义。学习难点: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理解文中象征手法的含义。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日”与“月”字放在一起可以组成“明”字;看到“明”字,同学们会想到哪些词语呢?(学生:明亮、光明、希望。)今天我们来学习分别以“日”字与“月”为标题的两篇短文,看看文中是不是也表达了作者对光明与希望的追求呢?【二、作者、背景介绍】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1927年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还魂草》《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反响。写作年代这两篇作品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1941年间,其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侵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的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三、独学课文思考】1、自读课文思考:(1、)“飞蛾”为什么值得赞美?(2、)《日》中作者要表达的重点是哪一句话?为什么?(3、)作者用神话“夸父逐日”“嫦娥奔月”有何深意?(4、)统观上文,概括巴金的创作风格。2、预习展示:自学反馈,师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四、互学合作探究】1.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忽然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2.“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五、群学精讲】1、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课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方法提示:把握《日》的精神实质及其时代意义。)2、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方法提示:调动情感体验,从《月》的略显零散的表述中抽绎出其情感脉络;由《月》联想到一些古诗文,则是锻炼发散性思维及整合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3、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方法提示:注意这两篇短文在主题表达上的相通性。)【六、评学测评】1、无数人咏叹过太阳和月亮,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篇,请你各写出两句。2、续写句子。绿色推开了春天的门,雷雨推开了夏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详见《阳光课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短文两篇导学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