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局化解人员老化矛盾交流材料一、*国税局人力资源现状及成因剖析1.干部年龄结构老化。*县国税局现有在职干部93人,平均年龄45.20周岁。其中年龄在50周岁以上的34人,占在职干部的36.56%,45周岁到50周岁的30人,占在职干部的32.26%;45周岁以下仅29人,占在职干部的31.18%。2.干部初始学历低下。*国税局现有在职干部初始学历中专以下的67人,占72.04%;初始学历为中专的21人,占22.58%;初始学历为大专及以上的5人,占5.38%。3.干部适应现代化税收征管能力较弱。2007年初,*县国税局为激发干部学习热情,设立了计算机基本技能达标奖,对干部进行了计算机打字水平测试,规定10分钟内打出50个字,业务人员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相关操作即为过关,但仍有18个人没有领取这个达标奖励。4.人员老化的原因。近年来国税系统在人事管理上的紧缩政策,每年新进人员数量很少,从1999年到2003年,*国税没有增加一名新人。从2004年开始,通过公开招录公务员的形式,增加了11名新人,为*国税局注入了新鲜血液,然而由于*的经济原因,很难以一个落后的小县城留住这些高学历的人才。到目前为止,招录的这11名干部中,已有5人调离,而从现有的6名人员看,能在*安家落户、长期发展的也寥寥无几。5.转业干部工作情况。军转干部以其良好的作风,在整个国税队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近年来,拥军政策的实施,进入国税的复转军人原则上在县里锻炼两年后,全部调到城市区工作。这种机制对县国税局和复转军人本人都没有太多的益处。一来,因为这些复转军人家都已安在市里,到县里来工作由于交通不便的原因,对这些干部来说每周往返奔波于市县之间非常辛苦;二来,复转干部要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初任培训,再加上年休假、节假日和法定公休日等时间,实际在县里的可用工作日不会超过一年。因为知道其短期内要调回市里,所以很难委之以重要岗位,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所以,让复转军人在基层锻炼的初忠很难实现。第1页共6页6.工作中凸显出来的问题。一是部门领导在叫苦。每个部门都感觉人员不够用,工作忙不过来,要求增配年轻干部。二是绝大多数干部在叫苦。由于干部整体素质低下,造成好多岗位根本无法进行交流,甚至有些岗位全局都选不出合适人选来,这样一来长期难以交流,造成好多岗位的人员对工作有一种厌倦心里,都觉得自己的岗位最苦最累。三是县局股室和基层分局在工作中矛盾频发。股室为完成市局科室交办的任务往往只能给分局发号施令,由于基层人员少,经常造成工作推推动动,不推不动,甚至推而不动的局面。四是股室之间工作配合不协调。由于人员力量不足,经常出现对某一项工作推来推去,甚至无人问津,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情况,很少以全局利益为最终出发点来考虑问题,本位主义较为严重。四是纳税人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是服务方面还只停留在口号上,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不多,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广大纳税人对办事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些老龄化、低学历的队伍现状很难满足纳税人对工作高效快捷的要求。二、中老年税务干部的工作情况中老年干部(45周岁以上)在*国税局占到了68.82%的比例,这是一个惊人的比例,要实现税收管理跨跃年的既定目标,必须充分掌握中老年干部的智力情况,并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工作热情,让他们进行二次学习,实现重新创业。1.中老年税务干部的特点。一是对税收工作普遍具有深厚感情。绝大部分国税干部都有20年以上的税务工作经历,由于受党教育多年,尤其是在国税10多年来,通过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对国税工作有了更新的认识,敬业爱岗意识进一步增强,他们热爱税收事业,对税务工作倾注有特殊感情。二是具有丰富的税收工作经验。中老年干部中50%以上人员曾担任和正在担任中层或中层以上干部,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工作认真,责任心强,遵纪守法,通过多年的税收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是国税机关的宝贵财富。三是适应征管信息化的能力较弱。随着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征管手段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由于年龄和文化基础的缘故,学习中接受能力差,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