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世界地理【高考预测定位】区域地理是学科的基础知识,从考查内容看,注重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河流、地形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人文地理特征,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整治,世界主要地区、主要国家的资源状况、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从考查形式看,主要以区域图、示意图、统计图等多种形式呈现信息,结合文字材料综合考查区域定位、区域地理特征,尤其是区域发展、区域环境建设以及区域环境问题的治理以及资源的综合开发。从考查能力看,多角度、较全面考查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以热点地区和事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定位能力,获取信息、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能力。考点高考命题预测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3.一个大洲(如亚洲)、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4.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5.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1.以经纬网图、区域轮廓图、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地形特征2.以科学考察、探险等活动为背景,考查区域陆地和海洋特征3.要全面深入了解不同级别地理综合体内部的状况及特征,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才能对其地理特征或区域综合体获得正确的认识。4.根据材料信息,结合自然和人文地理进行世界某一重要区域的区域特征分析5.关心国际大事,理解、掌握世界热点地区的国家和发生重大事件国家的地理特征,并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以热点问题为背景材料,结合地图和高中地理内容,考查学生的世界地理基础知识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核心知识精讲】一、如何对区域地理进行综合分析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包括区域要素、区域特征和特征成因的分析等。在区域综合分析比较过程中,强调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与系统地理的基本原理有机的结合。因此,区域地理复习应以区域特征分析为着力点,重视分析方法的培养。3.地理位置分析和比较的思路(1)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具体地点)。(2)相对位置①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②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③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或者邻国、邻省轮廓等进行分析判断。④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4.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1)地形①地形类型与名称:可以根据区域位置得出,也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海拔高程及地形剖面图来判断。②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面起伏状况、地形分布上来描述。③地势特征:主要从地面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来描述。常用的描述语言有两种:一是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二是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倾斜。④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外力作用在地面起伏大的高原、山地主要是侵蚀作用;在低平的地区主要是堆积作用;在降水多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作用;在降水少的干5.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1)居民:主要从人种、人口及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分析。(2)农业:主要从区位条件及评价、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结构类型等方面分析,注意生产结构的调整及其影响。(3)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及评价(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4)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5)交通: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6)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①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②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生态平衡破坏)两大方面。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应从其现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