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单元地球上的水D1水循环(·福建漳州八校第四次联考)下图为世界某地区某水系分布图和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降水量柱状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D21.图中洋流是()A.北半球的寒流B.南半球的暖流C.南半球的寒流D.北半球的暖流D12.甲地径流量峰值明显滞后于降水量峰值的主要原因是()A.湿地调蓄B.地势起伏小C.水位季节变化大D.蒸发旺盛【知识点】本题考查洋流模式及辨析、沼泽对河流的调蓄作用。【答案解析】1.C2.A第1题,图示洋流为中低纬环流,该洋流位于大陆西岸(大洋东部),可判断为逆时针,得出南半球中低纬流环流模式,故其性质为寒流。第2题,图示——甲区域分布大片沼泽,沼泽与湖泊有类似作用对河流水量具有调蓄作用,对其下游地区河流可削峰补枯,使径流量变平衡,且洪峰期滞后。【思路点拨】世界洋流分布规律风带图夏季冬季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图北半球:顺时针方向①——低纬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逆时针方向东寒西暖(性质)北半球:逆时针方向;东暖西寒(性质)②——高纬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西风漂流;寒流(性质)③印度洋(季风洋流):受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冬逆夏顺。(·湖北襄阳四中一模)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指的是以一直线截取某一地区,求取被直线切割的河道数与该直线长度之比。下图表示我国年降水量、年径流曲线与河道频率的南北地带变化。读下图,回答3—5题。D13.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A.①河道频率②径流量③年降水量B.①河道频率②年降水量③径流量C.①径流量②河道频率③年降水量D.①年降水量②径流量③河道频率M24.图中常年性河道频率最大的地区是A.江南丘陵B.长江中下游地区C.东北平原D.内蒙古高原M25.下列有关河道频率南北地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系密度的空间分异与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呈反相关B.华北平原地表物质渗透性强,径流量偏小,故河道频率偏小C.东北河道频率高于华北的主要原因是年降水量显著增多D.湛江以北石灰岩地区大量地表水转为地下水,使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达到最大值【知识点】本题组考查我国不同地区降水、河道系数、径流量变化的规律。【答案解析】3.B4.B5.B解析:第3题,北京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在400㎜至800㎜之间,由此排除曲线①、③曲线是降水量的可能性,所以排除A、C、D,而选B。第4题,河道频率的最高点在湛江以北1300㎞左右,可以排除江南丘陵、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而选B。第5题,从图中看,河道频率(水系密度)与径流量的变化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反相关,排除A;从降水量来看华北平原要比东北平原多,但是径流量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多,形成的原因可能与这两地的蒸发量、地质条件有关;排除C;石灰岩地区大量地表水的下渗,会降低河道频率,而不是提高,故排除D;华北平原以河流沉积地貌为主,渗透性较强,使得地表水下渗,而河道系数降低,想B。【思路点拨】本题组把握好我过个地区降水的基本变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再就是处理好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江苏徐州第一中学考前模拟)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各月降水量百分比累计图。读图完成6~7题。02040608010014710月%C4、F26.该地自然带可能是A.亚寒带针叶林B.常绿硬叶林C.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D17.该地水循环最活跃时A.巴西高原草木繁盛B.三江平原播种小麦C.北京香山红叶正当时D.塔里木河正值丰水期【知识点】气候类型的判断、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水循环。【答案解析】6.B7.A解析:第6题,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冬季降水量大,降水类型为冬雨型,对应地中海气候。第7题,该地当水循环最活跃的时期为北半球冬季,三江平原为春小麦,春季种植。北京红叶为秋季,塔里木和丰水期为北半球夏季。【思路点拨】熟悉世界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分布。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回归线之间(雨林两侧)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年降水量<1000mm,最高月少于400mm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10°—回归线大陆东岸(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风带气压带移动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