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系列专题2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点定位】1→→.梭伦改革突出考查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基本特点及其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2→→.商鞅变法着重考查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历史作用。3→→.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4→→.王安石变法重点考查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5→→•.欧洲的宗教改革突出考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宗教改革的实质、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着重考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考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8→→.明治维新重点考查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基本内容及其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9→→.戊戌变法主要考查康梁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三年高考】一.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高考文综四川卷14“)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高考文综四川卷21)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答案】:B【解析】:题中材料主要是表明,用君主立宪(和平改良)可以避免民主共和(暴力革命),目的是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ACD三项都不是康有为的用意(主要目的)。3.(高考历史上海卷7“)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A.东周平王B.东汉光武帝C.曹魏文帝D.北魏孝文帝【答案】:D“【解析】:从题中材料关键信息……”迁洛之民不得还北,可知符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4.(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钱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答案】:5.(高考文综山东卷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4分)(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6分)【答案】:社会等角度回答。6.(高考文综安徽卷36)(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公元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cú往)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