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五(复习平面图形面积)教学内容:数学书第61—62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2、通过归纳整理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比较、总结概括,以及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将知识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展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正确归纳整理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及联系;2、难点: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数学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畅言教学系统、电子白板。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入课题师:我们以前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学生回答,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形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二、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1、提问:这些图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公式是什么?学生依次回答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师并用多媒体展示出来。2、师依次出示平形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3、根据刚才的公式推导,师出示平面图形计算公式联系网络图。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判断。师出示判断题,让学生辨对错,并让学生明白每小题错误原因。2、计算。出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看图计算面积。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订正。四、巩固练习1、出示练习五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2、出示练习五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展示结果。五、小结今天,我们对平面图形的面积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复习,并解决了我们身边遇到的数学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明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梳理出它们的关系,找到复习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你们说是吗?六、布置作业完成练习五第1、3、5—8题。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堂复习课,我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回忆整理——构建网络——实际应用”等环节,充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在学生自主探索中合作交流,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与运用的能力。如何让学生上好复习课,使学生在复习中乐此不疲,提高复习效果,最重要是要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课要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深入挖掘和新知识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突出平时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关注学生平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和体现典型结构特征及解题思路的数学问题,并适度注意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促使学生在自主整理和综合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精制加工,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