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高考预测高考试题对此考点的考查一般不单独命题,而是将其融于其他考点进行综合检测,这样就往往给考生造成一种假象:高考命题不注重对修辞的考查。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正因为这种特殊的命题方式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重能力、重运用、重主观、重综合的大趋势,近几年高考全国卷及地方卷都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对修辞类试题的考查力度。备考中广大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夯实基础4.提高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因此,近年来对修辞运用能力的考查,既考语言运用能力,也考思维能力。要写得出,写得正确,首先要想得出,想得正确。有些考生写不出恰当的比喻句,不是因为不懂比喻手法,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能力不够,想不出恰当的喻体,也不知表达怎样一个主题。因此,要提高修辞运用能力,关键是要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联想、想象能力。二、学会运用对辨识题,我们要善于抓住各种修辞方法的特征加以辨析,特别是几种不易辨别的修辞,同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来分析。对鉴赏、阅读中的理解题,要考虑不同文体的特点,并且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内容进行具体阐释;而对表达作用的理解,则既要考虑各种修辞的一般作用,也要考虑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殊作用。对运用题,往往是综合题,需要我们考虑各方面的命题要求,既有修辞上的,也有可能是句式上的,还有可能是内容上的。评价性的题目,目前不很常见,但也应做好相应的准备,要掌握各种修辞在具体运用中的要求,“”也就是要掌握评价的标准。而在半壁江山的作文中,也要自觉地、有意识地恰当、灵活、综合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只有平时在阅读和写作中有意识地多积累、多使用修辞,才能逐渐培养敏锐发掘修辞的语感和提高灵活运用修辞的能力。三、强化训练加强训练,以训练带知识。要经常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训练,在训练中总结答题规律,并寻找科学的复习方法。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做到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复习时耍注意修辞范围的广阔性与内容的全面性(如修辞在语言、词语、句法、篇章等方面的运用),同时突出重点,以《考试大纲》明示的九种为主,旁及其他。【考点定位】“”年《考试大纲》要求: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D级(表达应用)。“”“修辞方法指的是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所说所写呈现形象性、具体性和体验性。实质上,修辞是一种同义语言比较,即使用了修辞方法的语言(客体)比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常规语言(本体)表达要更形象、更具体、更易于感受。“”常见的侈辞方法,即所考查的都是常见、常用或熟悉的。《考试大纲》对此作出了十分明确的界定,规定考查九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这就明确了复习的重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指能用(考试大纲》中明确提出的上述九种修辞方法自然生动地表达,重在考查运用。不考名词术语。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我们可以分解出以下五个能力考查点:①能够对语言运用中的常见的修辞方法(考纲所述九种)进行辨识;②能够对语境中运用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进行理解;③能够对语言运用修辞方法的恰当与否、优劣进行鉴别评价;④能够根据语意和语境要求运用修辞方法表达;⑤能够对作品中修辞方法运用的修辞效果进行鉴赏。【考点PK】要点一:比喻“”【要点解说】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方的事物)、喻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比喻的种类:①明喻:就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