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有太多的生命让我们感动不已!植根于淤泥中的夏荷,竟能出于淤泥而纤尘不染;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耀眼的光芒;枝头轻吟的小鸟,雨后潮涌般的春笋,夏日里知知不休的鸣蝉,海边精美的贝壳……这无数弱小而美丽的生命,在带给我们感动的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人生更深刻的思考。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蝉这个弱小的生灵,去聆听他生命的最强音,感受它生命的意义。蝉小思小思:原名卢玮銮。1939年香港出生,1964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1981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等。积累字词收敛宽恕短暂聒聒淘洗脆弱卑微一丝不苟liǎnshùzànguōtáocuìbēigǒu解释词语零落:收敛:聒聒:宽恕:一丝不苟:脱落。收拢,合拢。持续嘈杂,使人厌烦。宽容饶恕。恕,饶恕。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解释词语卑微:上苍:把玩:聒噪:卑贱微小,地位低下。上天。拿在手中玩赏。声音杂乱,吵闹。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1细心感受课文,说出作者的情感变化。(1)厌烦(2)埋怨(4)惊奇(6)理解(7)宽恕2文章采用了什么写法?结合课文简要阐释一下。先抑后扬3文章通过写蝉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找出原句后再用一句话说说你的理解。生活的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的延续,就必须好好的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4谈谈你对本文选材和立意的理解。选材:蝉声、蝉身、蝉命+作者的感受。立意:由具体事物引发对生命的感悟,立意积极、深刻。蝉的一生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①卵在树洞生活10个月左右。②幼虫在六月七月爬出来。③两个月后,若虫第二次脱皮,成为二龄若虫。④一年后,长大两倍,变成四龄若虫。⑤再过两年,长大两倍,脱皮成为五龄若虫,在夏天爬出地面。蝉的一生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⑥产卵后的第6个夏天,羽化成虫。⑦成虫大约只有两个星期的生命。⑧羽化后五六天,雄蝉以歌声引诱雌蝉前来交配,等待死亡。蝉的一生在你了解了蝉的一生后,你有什么感想,我们可以向它学习什么?体验反思贝壳席慕蓉席慕蓉:祖籍内蒙古,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迁至台湾。她从小酷爱绘画,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后在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任教。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1981年她的诗集《七里香》出版,深受读者喜爱。席慕蓉: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1作者对贝壳的精美做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想到了贝壳里曾经的小小柔软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因此要好好面对它,好好珍惜它,好好创造它!2找出能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呢?3“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呢”,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含义: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贝壳席慕蓉描绘贝壳认真的对待生命,把事做得更精致,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赞叹贝壳感悟人生托物言志4谈谈你对本文选材和立意的理解。选材:贝壳、贝壳里的生命、贝壳居所的精致、我的生命+作者的感受。立意:由具体事物引发对生命的感悟,立意积极、深刻。5比较两篇散文的异同。•相同之处:①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感悟。②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③对于“物”的描写都很细腻。不同之处:①《蝉》先抑后扬,《贝壳》直奔主题。不同之处:②主题不同:《蝉》的主题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好好活着。《贝壳》的主题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不同之处:③《蝉》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没有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