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美丽语文精彩阅读经典素材家有良田,可能要被水淹掉;家有宫殿,可能要被火烧掉;肚子里文化,水淹不掉,火烧不掉,谁都拿不走。这句话是我父亲说的。父亲是个农民,只读过一年私塾,是个没文化的人。……父亲送我这句话,其实是给了我一个世界,让我时时心有磐石和灵犀,对这个日益喧闹、物化的世界保持了一种应有的距离和警惕。——节选自麦加《一句话照亮世界》点评赏析在现实生活中,或许我们都非常关注名人的话语或是格言,而往往忽略了我们身边的一些凡人凡语。“”其实,在诸多情况下,凡人凡语却往往在朴实的语句中包含着极为深刻的人生哲理。文段中父亲的话正是如此。就是这样一句话,却照亮了我们的整个世界。真题在线1.(·课标全国高考)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2.(·江西高考)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要求:(1)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2)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不少于200字。命题分析《考试大纲》对常见的修辞方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考查能力层级为E。修辞方法重在考查运用,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一是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辨认和理解;二是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地运用修辞方法。后者是高考考查重点,命题时多与扩展语句、选用句式、仿用句式一起考查。近年高考命题,修辞考查重在语言实践,主要是考查对其理解及运用,考查学生能否根据语境判断常见修辞方法的使用是否恰当,运用某种修辞方法表达了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等。高考的选择题中,近几年已没有单纯的修辞题,修辞方法是放在以下题型中去考:(1)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包括修辞方法在内的写法;(2)文学作品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3)语言运用题中,根据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方法造句(仿写);(4)在写作中,运用修辞使文章有文采。1.修辞在语言运用中的考查单纯考查修辞的判断题、选择题近几年全国都很少见,广东自04年课改至今一直没有出现过,而结“”合仿写、扩写考修辞却成为时尚,几乎年年考,各地都考。【例题】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人生不在于成就了多大的事业,而重在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其中挺拔的一棵;______________;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求无愧地做云朵中祥和的一朵。虽是一棵,却能抗拒风雨;______________;虽是一朵,却能装扮蓝天,这样的人生也就够了。参考答案:见到奔腾的长江,你只盼无愧地做浪花里晶莹的一滴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解析:“………………”根据其他句子,我们很快就会找出第一空格处的主干见到,你无愧地做,第二“…………”个空格处的主干应是虽是,却能。内容上,“”“”“”“”例句森林与挺拔的一棵,蓝天与云朵中祥和的一朵应是群体和个体的关系,阐述虽“”然是个体却能抗拒风雨、装扮蓝天,包含了对个体作用、成就的赞扬。由此也就确定了仿句应该写什么。2.修辞在诗歌鉴赏中的考查此类题一般作为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中的一项考查,所以,往往要联系其他方面综合作答。【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岁暮①[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参考答案:(1“”“”)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的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2“”)用典,如请缨,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