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第16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洛阳一模)观察下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丝织业中心多沿丝绸之路分布B.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地区辐射全国C.唐宋时期民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D.元明时期丝织业重心转向东部地区[解析]古代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而图片显示的古代丝织业中心东部、中部、西部都有,故A项错误;关中地区是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平原,图片无法显示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地区辐射全国,故B项错误;图片反映的是丝织业中心分布,无法说明民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故C项错误;元明时期丝织业中心主要在东部地区,故D项正确。[答案]D2.(·盐城期中)历史学者王家范曾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田庄手工业[解析]从材料“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可以看出这种手工业生产的手工业品是为了满足宫廷和政府内部使用而不是投放市场,结合所学可知是官营手工业,故选A项正确;材料表明这种手工业排斥于市场之外,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这种手工业品使用者为宫廷和政府,故排除C、D两项。[答案]A3.(·荆州一模)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即早辰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失,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材料反映宋代的民营手工业()A.开始出现明显的行业分工B.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C.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形态D.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解析]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候人请唤”,表明出现了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故D项为最佳选项;A项中“明显的行业分工”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项中“产品与市场联系加强”同样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观点错误,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同属民间手工业,两者是并列关系,故排除。[答案]D4.(·宜宾一模)曾有历史记载四川地区:“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即难以携持。”这反映了()A.四川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使用铁钱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交子”的产生C.铁钱已不适应当时四川经济发展的需要D.政府规定铁钱只能在四川地区使用[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难以携持”可知铁钱携带不方便,已不适应当时四川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信息的误读,故A项错误;B项观点正确,但是材料没有“交子”产生的信息,故B项错误;D项观点在材料中没有任何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C5.(·永州一模)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邸店、柜坊、飞钱等,它们的共同作用是()A.为对外贸易服务B.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C.为存款、贷款、兑换钱币服务D.为储存金银财物服务[解析]本题考查对“邸店、柜坊、飞钱”的认识。邸店是唐代以后供客商堆货、交易、寓居的行栈的旧称,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们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故选B项正确;A选项错在对外贸易;C、D两项只是柜坊的作用,故排除。[答案]B6.(·西城期中)《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解析]《新唐书》中唐朝有关街鼓的记载,反映当时坊市有着严格的界限,市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