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3单元第19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济宁期末)读《1871年和1881年中国棉纺织品进口数量统计表》,该表反映出19世纪七八十年代()1872年1881年增长率(%)棉纱(万担)517.2244棉布(万匹)1224.11493.122A.棉纺织品是西方输华的主要商品B.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在不断增加C.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幅提高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困难重重[解析]材料反映当时中国进口外国的棉纱、棉布呈现增长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这说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显示西方输华的其他种类商品的情况,无从得知棉纺织品就是西方输华的主要商品,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显示中国农产品投放国内市场或国外市场的情况,故C项错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困难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B2.(·惠州三模)1840“…年后,江浙一带有诗云: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中国农产品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B.列强侵略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C.中国经济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解析]“洋商在上海大量收购蚕丝,江浙一带农民纷纷弃农从事养蚕制丝,卖丝争赴”市,将蚕丝买到市场上,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但无法得出从此时开始,故A项错误;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故B项错误;外商大量收购农产品,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C项正确;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与题中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3.(·洛阳一模)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由此可知1838~1852年间()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镑A.英国商品输出尚未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局面B.英国商品输出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C.中国经济日益成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附庸D.中国征内地税抵制了英国商品的对华倾销[解析]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发动鸦片战争,从图片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英国制造品输华值比鸦片战争前增加,故A项错误;184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比1843~1847年有降低,说明英国商品的出现滞销,故B项正确,C项错误;英国商品出现滞销的主要原因是受到自然经济顽强抵制,故D项错误。[答案]B4.(·孝感一模)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下表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材料结论A鸦片战争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条件B江南制造总局和发昌机器厂都是官办企业C二战期间,我国工业快速发展重工业暂时摆脱了列强控制D同盟会的《民报》和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对封建文化进行了系统批判[解析]鸦片战争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推动了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同时外商企业的丰厚利润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故A项正确;发昌机器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B项错误;二战期间我国工业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而发展艰难,故C项错误;维新派和革命派对封建文化都没有进行系统批判,故D项错误。[答案]A5.(·金丽衢十二校一模)1865“年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说: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官法无以为之区处。这说明李鸿章()A.认为洋务运动会诱导近代工业的兴起B.认为洋务运动没有实行的必要C.反对向西方学习D.主张政府立法阻止国人创办近代工业[解析]“”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官法无以为之区处。说明李鸿章代表的洋务派意识到洋务企业的创办会对民营近代企业的产生起到诱导作用,故A项正确;B、C两项说法错误,李鸿章本身就是洋务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D项无从体现,故排除。[答案]A6.(·邯郸调研)1887年,广州市场上每包印度棉纱价格约为57两白银,而每包中国本土手工纺纱价格则高达87两白银。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洋纱洋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