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5单元第36讲近代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真题体验新人教版必修31.(·福建文综·20)卢卡契在评论19世纪某一作家时认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尽管他有那些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生的矛盾,并忠实地描述他们。”据此判断,这一评论所指的作家是()A.拜伦B.巴尔扎克C.薄伽丘D.莎士比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巴尔扎克,旨在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材料时间“19世纪”,C、D两项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排除C、D两项。由材料“忠实地描述他们”判断是批判现实主义,故选B项。A项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江苏历史·18)“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母亲》D.《老人与海》[答案]A[解析]据题干材料中“启蒙思想、理性思想”“感情力量”等文字信息可以推断出题中作品与浪漫主义文学有关,故选A项。3.(·四川文综·11)下图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该电影()A.肯定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C.宣传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成效D.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答案]B[解析]本题以电影海报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图片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等电影作品,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故D项错误;《摩登时代》描写的是当时的美国工业因使用机器而大量解雇工人,引发失业浪潮,在这一背景下工人的艰难生活,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故正确答案为B项;A、C两项的表述与此信息不符,故排除。4.(·安徽文综·22)“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美术流派的特点。现代主义美术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手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题干材料体现了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故选D项。5.(·江苏历史·18)下面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A.《自由引导人民》B.《拾穗者》C.《向日葵》D.《格尔尼卡》[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毕加索的美术代表作及其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艺术价值。综合材料内容,可以判断该美术流派是现代主义作品。A项是浪漫主义绘画作品,B项是现实主义绘画作品,C项是印象派绘画作品,D项是现代主义绘画作品。故选D项。6.(·浙江文综·23)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在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对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B.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D.电视是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影视艺术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解答本题时注意关键信息“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在一起说”“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据此判断A项正确。7.(·福建文综·23)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D.作品具有英雄史诗般的雄伟气势[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通过“音乐史诗”可知其具有时代气息,故A项正确;作品没有体现田园风光,故B项不正确;通过《第三(英雄)交响曲》的名字,可知是献给一位英雄,故C项正确;通过“震撼人心”可知D项正确。故答案选B项。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