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2009年宁波模拟)如图所示的电容式话筒就是一种电容式传感器,其原理是:导电性振动膜片与固定电极构成了一个电容器,当振动膜片在声压的作用下振动时,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电路中电流随之变化,这样声信号就变成了电信号,则当振动膜片向右振动时()A.电容器电容值增大B.电容器带电荷量减小C.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场强增大D.电阻R上电流方向自左向右【解析】振动膜片向右振动时,相当于两极板间距减小,由C=知C变大,A对;又由C=,因电容式话筒始终与电源连接,U不变,故Q变大,B错;由E=知,d减小,E变大,C对;当电容器电荷量变大时,由电源正负极知,电流方向自右向左流过电阻R,D错,故选A、C.【答案】AC2.如图所示,水平天花板下用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线悬挂起来的两个相同的带电介质小球a、b,左边放一个带正电的固定球+Q时,两悬球都保持竖直方向.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a球带正电,b球带正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大B.a球带负电,b球带正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小C.a球带负电,b球带正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大D.a球带正电,b球带负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小【解析】要使ab平衡,必须有a带负电,b带正电,且a球带电较少,故应选B.【答案】B3.AB和CD为圆上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圆心为O.将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两点电荷放在圆周上,其位置关于AB对称且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如图所示.要使圆心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可在圆周上再放一个适当的点电荷Q,则该点电荷Q()A.应放在A点,Q=2qB.应放在B点,Q=-2qC.应放在C点,Q=-qD.应放在D点,Q=-q【解析】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q和-q在O点产生的合场强水平向右,大小等于其中一个点电荷在O点产生的场强的大小.要使圆心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则应在C点放一个电荷量Q=-q的点电荷,故C选项正确.【答案】C4.(2009年安徽卷)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有一个正方形abcd,顶点a、c处分别固定一个正点电荷,电荷量相等,如图所示.若将一个带负电的粒子置于b点,自由释放,粒子将沿着对角线bd往复运动.粒子从b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A.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B.先从高电势到低电势,后从低电势到高电势C.电势能与机械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D.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解析】粒子在从b点到d点的过程中虽然是先加速后减速,但不是匀变速,故A错;由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场线可知,从b点到d点电势先升高后降低,故B不对;此过程中,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故其机械能和电势能之和是不变的,故C错;粒子在从b点到d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加,故选D.【答案】D5.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P、Q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EP和EQ,电势分别为φP和φQ,则()A.EP>EQ,φP>φQB.EP>EQ,φP<φQC.EP<EQ,φP>φQD.EP<EQ,φP<φQ【解析】P点处电场线分布的密集些,Q处电场线分布稀疏些,则EP>EQ.图中,电场线的方向是由P指向Q,根据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依次降落,有P点电势大于Q点电势.【答案】A6.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细杆AB,水平放置于被固定的带负电荷的小球的正上方,小球的电荷量为Q,可视为点电荷.a、b是水平细杆上的两点,且在以带负电小球为圆心的同一竖直圆周上.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小圆环(可视为质点)套在细杆上,由a点静止释放,在小圆环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圆环所受库仑力的大小先增大后减小B.小圆环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小圆环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D.小圆环与负电荷组成的系统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解析】库仑力的大小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由动能定理,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因而动能先增加后减少,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加.【答案】AC7.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电场线上的三点,且b为ac的中点,a、c电势分别为φa=8V,φc=6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场中b点的电势一定是7VB.a点的场强Ea一定大于c点的场强EcC.一正电荷从b点运动到c点,电势能一定减少D.一正电荷运动到b点时,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一定由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