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金版新学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二课时变压器电能的输送练习1.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接有正弦交变电压,其最大值保持不变,副线圈接有可调电阻R.设原线圈的电流为I1,输入功率为P1,副线圈的电流为I2,输出功率为P2.当R增大时()A.I1减小,P1增大B.I1减小,P1减小C.I2增大,P2减小D.I2增大,P2增大【解析】考查理想变压器及其相关知识.当副线圈接的可调电阻R增大时,变压器输出功率P2减小,导致变压器输入功率P1减小,原线圈中电流I1减小,所以正确选项是B.【答案】B2.如右图所示是一台家用台灯亮度调节原理图,自耦变压器接入正弦交流电压,电流表、电压表分别为理想交流电流表和理想交流电压表.若将调压端的滑动触头P向上移动,则()A.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B.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大C.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D.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解析】当滑动触头P向上移动时,自耦变压器“副线圈”匝数增大,由=可知“副线圈”两端电压增大,台灯的功率变大,A、B正确;由于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且输入电压不变,故电流表示数变大,C错误、D正确【答案】ABD3.为了减少输电线路中电力损失,发电厂发出的电通常是经过变电所升压后通过远距离输送,再经变电所将高压变为低压.某变电所电压u0=11000sin100πtV的交流电降为220V供居民小区用电,则变电所变压器()A.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0∶1B.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是50HzC.原线圈的导线比副线圈的要粗D.输入原线圈的电流等于居民小区各用电器电流的总和【解析】u0=11000sin100πtV中的11000指的是电压的最大值,有效值为11000V,则原、副线圈之间的匝数之比等于两线圈的电压之比,即50∶1,A正确;由ω=100π可得频率为50Hz,变压器不改变电流的频率,因此,副线圈的频率也是50Hz,B正确;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即原线圈的电流比副线圈电流要小,因此,副线圈的导线要比原线圈粗,C错误;居民小区各个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它们的电流总和等于副线圈中的电流,D错误.【答案】AB4.如下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1100匝,副线圈匝数n2=220匝,交流电源的电压u=220sin100πtV,电阻R=44Ω,电压表、电流表为理想电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B.电流表的示数为0.2AC.电流表的示数为AD.电压表的示数为44V【解析】由交流电源的电压瞬时值表达式可知,ω=100π,所以频率f===50Hz,A项说法正确;理想变压器的电压比等于线圈匝数比,即=,其中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U1=220V,U2=U1=44V,故D项说法正确;I2==1A,故C项说法错误;由电流比与线圈匝数成反比,即=,所以I1=I2=0.2A,故B项说法正确.综上所述,说法错误的是C项.【答案】C5.正弦交流电经过匝数比为=的变压器与电阻R、交流电压表V、交流电流表A按如图甲所示方式连接,RR两端电压U随时间变化的图象.Um=10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R的电流i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iR=cos100πt(A)B.电流表A的读数为0.1AC.电流表A的读数为AD.电压表的读数为Um=10V【解析】由图象知T=2×10-2s,f=50Hz,ω=2πf=100πrad/s,故iR=cos100πt(A),A正确.再根据=知,I1有效值为0.1A,B正确,C错误.电压表读数应为副线圈电压有效值,U==10V,故D错误.【答案】AB6.为了测一个已知额定电压为100V的灯泡的额定功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分别接有理想电流表A和灯泡L,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100Ω,不考虑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交流电源的电压为U0=440V,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当灯泡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1.2A,则()A.灯泡的额定功率为40WB.灯泡的额定电流为2.4AC.滑动变阻器并联部分的阻值为50ΩD.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240W【解析】根据题意,副线圈上的电流为2.4A,电压为220V,由于滑动变阻器上部分的并联电路电压为100V,则下部分电阻电压为120V,由串联知识,可知滑动变阻器上部分与小灯泡并联后与滑动变阻器下部分功率分配比为100∶120=5∶6,故下部分电阻上的电功率P下=P总,P总×440W=528W,则P下=288W,下部分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