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部分第五章第3课时(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单独装订成册!)一、选择题1.发酵工程中要进行菌种的选育,关于菌种选育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自然菌种产量一般都比较低,不能满足工业上的需要②诱变育种可定向改变菌种特性,从而达到生产要求③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可定向改变菌种特性从而达到生产要求④工业生产也可以直接利用自然菌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解析】能定向改变菌种特性的是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另外工业生产时一定要进行菌种选育。【答案】D2.(2009年泰安质检)发酵工程的第一个重要工作是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获得纯种的方法不包括()A.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B.根据微生物缺乏生长因子的种类,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生长因子C.利用高温高压消灭不需要的杂菌D.根据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生素【解析】高温高压会将所有细菌(包括需要的菌类)一起杀死。【答案】C3.下列有关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培养基和谷氨酸发酵的叙述,错误的是()①从成分上看属于合成培养基②从物理性质上看属液体培养基③菌体能合成各种生长因子,不需要从外界补充④发酵液pH是酸性时,就会生成乙酰谷氨酰胺⑤当培养基中碳源与氮源比为3∶1时,菌体大量繁殖⑥细胞膜透性的改变可解除代谢产物对有关酶活性的抵制A.①③⑥B.②④⑥C.②④⑤D.①③⑤【解析】直接分析各种叙述,①应为天然培养基;③应补充生长因子;⑤应为4∶1;因此答案选D。另外也可用比较排除法,根据①排除B、C,根据⑤和⑥的比较,排除A,选D。【答案】D4.(2009年苏、锡、常、镇四市调研)下列对发酵工程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诱变育种、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方法选育出性状优良的工程菌并进行扩大培养B.根据工程菌所需的营养精确地配制出合成培养基并进行严格地灭菌处理C.发酵过程中必须严格地检测并控制发酵条件D.用适当的方法分离提纯产品并严格地进行质量检查【解析】合成培养基是用化学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的,常用于分类、鉴定,而用于发酵工程生产的为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的天然培养基。【答案】B5.谷氨酸发酵生产中,必须不断地调整pH,原因是()②在发酵过程中,溶液的pH会发生变化③当pH呈酸性时,谷氨酸的产量会下降④不调整pH,培养液中生成的谷氨酸会转变成其他物质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④【解析】谷氨酸发酵的最适pH为7.0~8.0。接种前培养液的pH虽调节到这一范围,但在发酵过程中溶液的pH会因谷氨酸代谢的进行而发生改变,当pH高于或低于此范围值时,谷氨酸的产量均会下降。【答案】A6.(2009年沈阳模拟)影响谷氨酸棒状杆菌生长速率的是碳氮比,当碳氮比为4∶1时,菌体大量繁殖,而碳氮比为3∶1时,则繁殖减慢,产生的谷氨酸增多。所以运用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时应选择的培养条件是()①对数期,培养基碳氮比为4∶1,隔绝空气②对数期,培养基碳氮比为3∶1,隔绝空气③对数期,培养基碳氮比为4∶1,通气培养④稳定期,培养基碳氮比为3∶1,隔绝空气⑤稳定期,培养基碳氮比为4∶1,通气培养⑥稳定期,培养基碳氮比为3∶1,通气培养A.②③B.①⑥C.③④D.③⑥【解析】考查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代谢特点、培养条件及碳氮比对培养结果的影响。谷氨酸棒状杆菌是需氧型生物,所以培养时应始终通入无菌空气。谷氨酸生产中,培养基中的C、N比最重要。由题意知在该菌大量繁殖的对数期C∶N应为4∶1;稳定期活菌数目达到最高峰,细胞内大量积累代谢产物,此时培养基C∶N应为3∶1,所以D项正确。【答案】D7.(2009年湖北模拟)下表是在一固定容积的发酵罐内培养酵母菌,并定时取样测定培养基的pH及菌体数量(万个/毫升)的结果,a~h是样品代号。下面对该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bcdefgh活菌数3256127234762819821824培养液pHA.取样先后次序为a→c→b→g→f→h→d→eB.g样时次级代谢产物已有相当的积累C.如果要扩大培养,可在c样时期选取菌种D.d样时培养基中的养分几乎被耗尽【答案】A8.(2009年启东一模)微生物生长速率最高时的培养温度叫做最适生长温度,在此条件下某菌分裂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