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部分第八章第1课时[定时规范,反思纠错!](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单独装订成册!)一、选择题1.分析下列各种叙述,正确的是()①决定山区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海拔高度②决定水中绿色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阳光③与大多数鱼类的洄游有关的主要因素是空气④柽柳有十分发达的根系和很小的鳞片状叶,与此有关的主要因素是水分⑤影响哺乳动物换毛及鸟类换羽的主要因素是温度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④D.①⑤【答案】C2.(2009年海淀模拟)环境因素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列关于环境因素对生物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寒冷冬季,影响鹿群存活的关键因素是温度B.鱼塘中,影响鱼类生活的关键非生物因素是溶氧含量C.家鸡中,影响卵巢发育的重要因素是光照长短D.连绵阴雨时,影响小麦灌浆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解析】在寒冷的冬季,影响鹿群存活的关键因素是食物,故A项错误。鱼塘中影响鱼类生存的关键因素是水中的溶解氧;光照长短可影响家鸡生殖腺的发育;在长期的阴雨天,光照强度是影响小麦灌浆的主要因素。【答案】A3.下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下面是对图a中3个物种与图b中3个物种相比较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B.图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C.如果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图b中物种3有被排除的危险D.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种间斗争激烈程度相等【解析】据图可知,在图a中物种1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比较多,与物种2共用资源部分比较少;同样物种3自身单独能利用资源比较多,与物种2共用资源比较少,因此在图a中种间竞争比较弱,种内斗争比较激烈;对图b分析发现物种1、2、3中互相间共用资源比较多,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比较少。因此在图b中种间竞争激烈,种内斗争较弱,其中物种2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与物种1、物种3相比最少,因此若资源有限,图b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答案】A4.从生物学角度看,下列古诗中表现为物种间竞争关系的是()A.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解析】竞争是生活在同一地域或空间的不同种的生物争夺生活条件及生活资源进行的斗争,从A、B、C、D四句古诗看,只有B描述的是竞争关系,即草和豆之间的竞争。其他三项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答案】B5.(2009年东城模拟)下表表示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d)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增减情况综合为下表:试验材料生物数量(个/mL)1d2d3d4d5d6d7d8d9d枯草杆菌1801601401601801601405060大草履虫-6070806050402010双小核草履虫----2040608010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属于草履虫,二者为种内斗争关系B.大草履虫与枯草杆菌构成捕食关系,在放入双小核草履虫之前,枯草杆菌的大部分能量流向大草履虫C.在两种草履虫的竞争关系中,双小核草履虫竞争获胜,但9天后,双小核草履虫数量不一定继续增加D.将该烧杯置于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烧杯内的生物数量可长期保持稳定【解析】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属于不同种生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属于种间关系;大草履虫和枯草杆菌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从某一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占该营养级能量的10%~20%,并不是大部分能量;由于该烧杯内的生物缺少生产者,不可能保持长期的稳定。【答案】C6.(2010年兰州模拟)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的制约D.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解析】本题考查了生物与生物的种间关系和种群数量等相关知识,立意比较新。由图可以看出,a、b两种群刚开始个体数均迅速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