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部分第一章第1课时[定时规范,反思纠错!](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单独装订成册!)一、选择题1.右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①周围的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正常人组织间液体的量相对恒定,依赖于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和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水肿的本质是组织间液体过多,即以上5种平衡失调。【答案】D2.(2010年长沙联考)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解析】人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它们在物质组成上相似,都含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尿素以及激素等,因此选项A、B正确。在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中,血浆和组织液间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间以及淋巴和血浆间的交换是单向的,因此选项C正确。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小肠壁的肌细胞不能从消化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只能从组织液中直接吸收,故选项D错误。【答案】D3.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平衡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B.K+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的作用C.人体中Na+的主要来源是食物,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主要排出途径是肾脏和皮肤D.人在饮水不足时,通过减少排尿量就可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解析】水、无机盐的调节既有激素调节又有神经调节,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A4.下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为毛细血管壁、2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3和5中,3和5的成分有区别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D.2中的氧气到达4需要经过4层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解析】过敏反应的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图中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依靠主动运输来完成,且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4。【答案】D5.(2010年淄博)人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上起决定作用的物质以及缺少该物质后人表现出的症状分别是()A.Na+血压下降、心率加快B.K+心律异常C.Ca2+肌无力D.蛋白质组织水肿【解析】本题考查对人体有关稳态知识的掌握。在人体内K+不仅具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等重要作用,还在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上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临床上常把血钾含量作为诊断某些疾病的指标。当血钾含量过低时,会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如心肌的自动节律性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答案】B6.(2009年吉安市)下列不是造成组织水肿的原因的是()A.花粉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渗出B.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C.摄入蛋白质不足,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下降D.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强,导致组织水肿【解析】考查内环境稳态。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中水分滞留过多。A选项当血浆蛋白渗出,造成血浆渗透压减小,组织液中水分进入血浆减少导致组织水肿。B选项中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使血浆渗透压下降。D选项肾小管重吸收水,但水分不一定进入组织液,不一定造成水肿。【答案】D7.(2008年大连)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B.甲状腺激素、葡萄糖、氧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蛋白质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液中D.体内细胞只通过内环境就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解析】考查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相关知识。毛细血管内流动着血浆,外面流淌着组织液,而毛细血管壁细胞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故其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激素分泌直接进入血浆,血浆中也存在葡萄糖和氧气等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