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阿米巴病的护理VIP免费

阿米巴病的护理_第1页
1/74
阿米巴病的护理_第2页
2/74
阿米巴病的护理_第3页
3/74
案例导入患者男性,54岁,因腹痛腹泻,黏液血便3天入院,在患病前3天有食用不洁食物病史。患者自述脐周阵发性隐痛,多于有便意时出现,便后能缓解,腹泻每日约7~8次,大便为黏液血便,每次粪便量少。入院后大便常规检查示脓细胞(+++)红细胞(+++)。考虑为急性肠炎,治疗四天后,症状无明显好转,每日腹泻3~6次,大便仍为血液粘液样便,近闻之有腥臭味,以后连续3次复查,大便常规仍示脓细胞(+~++)红细胞(+~++)大便培养(—)。但在随后的两次复检中均查到原虫的滋养体。情境五原虫感染性疾病子情境一阿米巴病的护理•掌握阿米巴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护理。•熟悉阿米巴病的治疗与预防。•了解阿米巴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和诊断。学习目标内容提要1.概述6.实验室检查2.病原学7.诊断3.流行病学8.治疗4.发病机理9.预后5.临床表现10.护理1.概述6.实验室检查2.病原学7.诊断3.流行病学8.治疗4.发病机理9.预后5.临床表现10.护理阿米巴病(amebiasis)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人体引起的一类疾病。按其寄生的部位及临床表现可分为:肠阿米巴病和肠外阿米巴病由于卫生条件的逐年改善,阿米巴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较少见。但并为绝迹。概述阿米巴痢疾(肠阿米巴病)intestinalamebiasis•阿米巴痢疾(amebicdysentery)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侵袭近端结肠和盲肠。•临床特征:轻重悬殊,腹痛、腹泻、暗红色果酱样粘液血便带有腥臭味。全身症状不重,但易迁延为慢性或多次复发,也可能在肝、肺、脑等处形成迁徙性脓肿。一、病原学(1)溶组织内阿米巴(E.histolytica)(2)哈氏内阿米巴(E.hartmanni)(3)结肠内阿米巴(E.coli)寄生于人肠道的内阿米巴(Entamoeba)有:仅溶组织内阿米巴对人体具有致病性●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周期中有滋养体和包囊二种形态滋养体滋养体•寄生于结肠肠腔或肠壁内,以二分裂法进行繁殖。•喜在厌氧环境中生长,需有细菌或组织的酶解物作营养。•寄生于结肠肠腔或肠壁内,以二分裂法进行繁殖。•喜在厌氧环境中生长,需有细菌或组织的酶解物作营养。小滋养体(肠腔型滋养体)大滋养体(组织型滋养体)宿主抵抗力下降或肠壁受损时凭借伪足的机械运动和酶的水解作用侵入肠壁组织它具有致病力,从被破坏的组织中摄取养料,并以血中红细胞为食物在肠腔内营共居生活,无明显侵袭力大滋养体直径为20~60µm,内外质分界明显,活动力增强,形成伪足,有吞噬功能,含红细胞小滋养体小滋养体病原学包囊包囊在肠腔内下移,由于肠内环境的改变,如水份被吸收等,小滋养体逐渐停止活动,虫体团缩,并分泌出一层较硬的外壁随粪便排出体外,具有感染性阿米巴包囊滋养体抵抗力甚弱,在体外很快死亡,即使进入消化道后也很快被胃酸杀灭,滋养体不具有感染性。包囊具有感染性,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大便中可存活2周以上•在水中可存活5周•能耐受常用化学消毒剂•不耐热,加热50℃几分钟即死亡发病机制发病机制肠阿米巴病最常见的侵犯部位是盲肠及升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等处次之;感染严重者可累及全结肠和小肠下段肠壁溃疡的特点:呈烧瓶样(flask-shapedulcer),溃疡间粘膜正常溃疡溃疡侵犯肠壁大血管侵犯肠壁大血管出血穿破肠壁穿破肠壁肠穿孔腹膜炎腹腔脓肿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流行病学1.传染源:主要为无症状包囊携带者其次为慢性病人、恢复期患者急性期病人仅排出滋养体,不排包囊,故在传播疾病上意义不大2.传播途径:粪-口途径通过污染的水源、蔬菜、瓜果食物等消化道传播,亦可通过污染的手、用品苍蝇、蟑螂等间接经口传播。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以田间劳动者或卫生习惯较差的青少年患病较多感染后无免疫力,重复感染十分常见4.流行特征本病遍及全球,多见于热带与亚热带。我国多见于北方。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成人多于儿童,大多为散发,偶因水源污染等因素而暴发流行。临床表现潜伏期:1周至数月不等,甚至可长达1年以上,多数为1~2周临床分型临床分型轻型普通型重型(暴发型)急性慢性临床表现(一)轻型(原虫携带状态)感染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在整个感染期间粪便中持续有包囊排出。常规粪便检查多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阿米巴病的护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