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年3月第20卷第3期ChinJRehabilTheoryPract,Mar.2013,Vol.20,No.3http://www.cjrtponline.comDOI:10.3969/j.issn.1006-9771.2014.03.024·康复管理·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①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执笔:张通,赵军[关键词]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6-9771(2014)03-0285-04[本文著录格式]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张通,赵军.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3):285-288.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说明(一)适用对象脑卒中急性发病存在功能障碍患者,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临床神经科定位体征和功能障碍患者。2.头颅CT或MRI证实脑出血或脑梗死。(三)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周期为22~28天。(四)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9脑出血疾病和ICD-10:I63.9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疾病。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五)脑卒中康复治疗流程1.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入住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或卒中单元(1)24小时内完成临床资料的收集、必要的辅助检查,明确疾病诊断;(2)根据具体的脑卒中类型、病程及主要并发症,按照《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选取适宜临床治疗措施。1)一般治疗: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2)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治疗。3)临床治疗:根据病程及主要并发症等,缺血性脑卒中可给予溶栓、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自由基、抗血小板、调节血脂,必要时抗凝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可给予调节血压、颅压,改善脑供血、脑神经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等。需要特殊处理,如急性抢救、溶栓、介入、手术等,入监护室内治疗。所有患者均保持床上良肢位。4)防治常见并发症,如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3)72小时内,由神经康复医师组织,成立脑卒中康复小组,召开初期康复评价会,初步评价脑卒中后功能障碍。(4)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和康复目标。(5)初步判断脑卒中康复预后。2.初期评价内容包括:(1)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医学并发症及并发症的评价;(2)昏迷程度评价:Glasgow昏迷量表;(3)脑卒中严重程度评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4)运动障碍:Fugl-Myer运动及平衡评分、Ashworth痉挛评定、步行能力评定等;(5)认知功能筛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6)简要吞咽评定:饮水实验;(7)简要构音及言语评价;(8)心肺功能评价;(9)根据病情行主要继发障碍的评价:肩痛、肩-手综合征、肌围度等;(10)心理状态评价;(11)大小便功能评价;(1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良Barthel指数;3.启动二级预防措施,预防并发症,决定治疗方案。4.实施康复治疗病情稳定48小时后,根据功能障碍和康复评价情况,实施康复治疗方案,临床路径标准住院康复治疗时间22~28天。康复治疗内容包括:(1)运动及平衡障碍的康复:床上良肢位保持训练、体位转移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日常动作训练、步行训练等;(2)感觉障碍的康复;(3)认知和情绪障碍的康复;(4)言语和交流障碍的康复;(5)吞咽障碍的康复;(6)尿便障碍的康复;(7)心肺功能障碍的康复;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No.2011BAI08B11)。作者单位:1.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2.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市100068。作者简介:张通(1961-),男,北京市人,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神经康复。--285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年3月第20卷第3期ChinJRehabilTheoryPract,Mar.2013,Vol.20,No.3http://www.cjrtponline.com(8)继发障碍的康复;(9)ADL和生活质量的康复。5.出院前康复评价重复初期评价内容,评估ADL和社会参与能力,决定疾病转归,调整康复方案,制定出院后康复计划。(六)出院标准和回归家庭/社区标准1.患者病情稳定。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3.病情好转,ADL完全自理,回家庭或社区康复,巩固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