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胸痛与ACS急救策略泉州德诚医院心内科郑伦生胸痛者~凶险也在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估计这类患者约占5-10%。胸痛的原因多样,涉及到多个器官系统,其程度不一,且不一定与疾病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相一致。约1/3为心脏原因,其中急性心肌梗死者,在急诊室有2%误诊或漏诊。我国胸痛诊治现状胸痛诊治缺乏规范流程,治疗不足与治疗过度并存。胸痛流行病学人群中约20%~40%的个体一生中有过胸痛主诉,年发生率约为15.5%[1]。胸痛症状随年龄增加而增长,老年人群中高发,以男性为著[2]。我国北京地区的横断面研究显示,胸痛患者占急诊就诊患者的4.7%[3]。英国全科医生研究数据库纳入13740例胸痛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结果显示缺血性心脏病是胸痛患者的最主要致死原因,占随访期间死亡人数的36%[1]。我国北京地区的研究显示,在未收住院的胸痛患者中30d随访发现,高达25%的患者出现院外死亡、再次入院和失访等情况[3]。此外,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临床路径研究报道,高达20%的患者出院诊断与客观检查结果不符,提示可能存在漏诊和误诊[4]。----胸痛中国专家共识胸痛常见原因心血管:冠心病、主动脉夹层、心包炎、肺梗塞、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瓣狭窄。肺部:气胸、胸膜炎、肺炎、肿瘤。胃肠道:食道炎、食道痉挛、贲门撕裂、消化性溃疡、胃炎、胰腺炎、胆道疾病。肌肉骨骼:肋软骨炎、外伤、肩部或脊柱的风湿性关节炎。其他:带状疱疹、焦虑、抑郁症、功能性。胸痛分类1.致命性胸痛:心源性:ACS、主动脉夹层、心脏压塞、心脏挤压伤非心源性:急性肺栓塞、张力性气胸2非致命性胸痛:心源性:稳定性心绞痛、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病、瓣膜病非心源性:胸壁、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纵膈急性胸痛临床常见主要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S):27.4%。急性肺栓塞(PE):2%。主动脉夹层:1%。张力性气胸。1%主要特点:发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而早期快速诊断,及时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胸痛诊断思路重视“PQRST”Provokes(诱因):劳累/休息,胸膜性,吞咽,体位性。Palliates(缓解方式):休息、药物、体位。Quality(性质):压榨样、锐利、躯体性钝、内脏性。Region(部位):胸骨后、左前胸、上腹部、肩部等。Radiation(放射):上肢、颈部、下颌、后背。Severity(严重程度)。Timing(时间):急发、慢性、恶化。Riskfactors(危险因素)。家庭史系统体格检查一般情况:生命指证:HR、BP、RR、Sa02、精神状态。BP:双上肢血压头颈部: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气管偏移、颈动脉搏动。心血管系统:注意心音、心率、心律、杂音、摩擦音。呼吸系统:注意呼吸音、罗音、哮鸣音等。腹部:注意肠鸣音、腹膜刺激征、杂音、肿物等。四肢:注意脉搏对称性、水肿、杂音。皮肤:注意皮疹、带状疱疹、温度等。2010年10月,在第21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发布了我国《“胸痛中心”建设暨“急性胸痛”诊治规范中国专家共识》胸痛危险性评估面对主诉胸痛就诊的患者,首要任务是快速地查看患者生命体征,简要收集临床病史,判别是否存在危险性或者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以决策是否需要立即对患者实施抢救。急性胸痛诊治流程第一步:评估和诊断注意冠心病典型症状:疼痛诱因、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时间、缓解方式,并注意冠心病不典型症状:咽部堵塞感、上腹部不适、烧心、牙痛等。如患者存在危及生命的症状和体征(突发晕厥或呼吸困难,血压<90/60mmHg,心率>100次/分,双肺啰音),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和吸氧等,稳定生命体征。要求:5~10min内完成第一份ECG及查体(重点查双上肢血压、颈静脉、双肺呼吸音、心音和杂音、腹部体征)尽快完善心肌标志物、血常规、肾功能、血气、床旁胸片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相关病史(此次胸痛发作时间,既往胸痛、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史)急诊胸痛高危患者识别神志不清、意识模糊、面色苍白、四肢厥冷、低血压(血压<90/60mmHg)、呼吸急促或困难、低氧血症(SpO2<90%),提示为高危患者,需马上紧急处理。在抢救同时,积极明确病因。对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