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在肩关节不同位置时的受力——来源于乳腺癌术后康复问题概况•了解乳腺癌的流行病学和治疗方法•术后治疗伴随的康复问题•利用现有资源探讨肱骨干在不同位置的受力关系,从而对临床康复有指导意义乳腺癌流行病学(Epidemiology)•2020岁以前少见、岁以前少见、20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多发升,多发4040~~6060岁,尤其以更年期和岁,尤其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多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多见。治疗手段(Therapy)•外科手术治疗尽早实施手术尽早实施手术•内科治疗辅以化疗、内分泌、免疫等措施的综合治疗辅以化疗、内分泌、免疫等措施的综合治疗乳腺癌根治术(19世纪末)哨兵淋巴结活组织检查(20世纪末)保乳切除术(20世纪80年代)乳腺癌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手术(20世纪50年代)术后伴随的康复问题•1、肩关节受限•2、骨质疏松•3、疼痛综合征(PMPS)1、肩关节受限受限原因:•疼痛•术后制动•水肿•肌肉切除(根治手术,改良根治手术)•血液回流不畅2、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术后骨质影响因素:•体内雌激素的下降。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化疗导致骨质丢失,骨密度下降•内分泌药物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骨代谢的影响进一步降低体内雌激素,减少骨量,引起骨质疏松。尤以术后两年内的降低为甚。•乳腺癌的骨转移倾向体内雌激素的下降3、疼痛综合征(PMPS)•乳房切除术后疼痛综合征(PMPS)是发生于乳腺癌手术后的神经性疼痛,也是乳房手术后超过正常组织愈合时间(一般为3个月)的一种慢性疼痛!心理干预治疗康复训练中的危险因素人体肩关节不同功能位置上肱骨及关节盂应力--应变关系的试验生物力学研究--临床骨科杂志JournalofClinicalOrthopaedics2006Feb;9(1)前言(Forward)•分析肩关节在不同的功能位置上肱骨干的受力状况•揭示肱骨干的应力、应变特点,探讨肱骨骨折的受伤机制,为预防和治疗肱骨骨折提供生物力学依据。实验设计原理•固定肩胛骨•选取肩关节在外展30°,45°,60°,90°的状态,分别做肩关节中立位,内旋45°位,外旋45°位•测定肱骨干的受力情况和线性改变材料和方法测量位置和测点肱骨中段2点(外侧、内侧,分别标记为A、B)肱骨干的载荷-应变关系外展90°外展60°外展45°外展30°中立位外旋45°位内旋45°位外展90°458565外展60°53132115外展45°60140123外展30°68150126A,B点平均应变(单位:ue)肱骨干的应力分布结论①肩关节中立位、内旋45°位、外旋45°位三种位置上,肱骨干内、外侧的应力并不一样,内侧应力大,外侧应力小②肩关节外展角度从90°→60°→45°→30°变化时,肱骨干的平均应力逐渐增加,内、外旋时,肱骨干的应力增加更快、更大。▼说明内、外旋时,肱骨干受力较大,当其应力超过骨极限强度时,肱骨干便发生骨折③当肩关节的外展自90°逐渐减小到30°时,在中立位、旋转位,肱骨干上内外侧平均应变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内、外旋45°时应变变化比中立位时应变更为明显,应变增加显著,说明当肱骨在旋转状态下承受更大的应力④在肩关节不同的功能位上,肱骨干上内外侧的应变分布并不一样,内侧比外侧应变大,它随着内外旋角度和外展角度的改变而变化讨论:•1、在肩关节不同的功能位置上,肱骨的受力取决于:①肱骨远端的载荷②肱骨头关节面同关节盂接触面的位置和面积③肱骨附着肌的牵拉力--KumerVP.Biomechanicsoftheshoulder[J].AnnAcadMedSingapore,2002,31(5):590-592.③肱骨干在受到暴力损伤时,内侧骨小梁先发生断裂,继而过多的应力集中在肱骨干外侧,随后发生骨折。④因此,可以认为对于间接暴力所致的肱骨干骨折而言,肱骨干的外侧是张力侧,内侧为压力侧,且骨折易发生在肱骨旋转和小角度的外展状态时SUMMRY——康复指导1、在外展30°~60°的位置做内旋,外旋的动作易发生骨折。在临床康复训练中,应注意这些位置的用力。2、在进行改善肩关节内外旋的锻炼中,应尽量采取肩关节外展90°位,并避免肩关节内收运动的发生。3、在进行改善肩关节外展的锻炼中,应保持在肩关节中立位,并避免肩关节内外旋运动的发生。4、康复家庭指导,对于高龄,骨质疏松,上肢运动不协调的病人,建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