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处方调剂—药理药剂教研室第一节处方概述处方概念:是指医疗和生产中关于药剂调制的一项重要书面文件。一、处方的性质1.法律性①医师具有诊断权和开具处方权,但无调配处方权;②药师具有审核、调配处方权,但无诊断和开具处方权;③因开具处方或调配处方造成医疗差错或事故,医师和药师分别负有相应的法律责任。2.技术性①开具处方或调配处方者必须由经资格认定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担任;②医师对患者作出明确的诊断后,在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下开具处方;③药师对处方进行审核,并按医师处方准确、快速调配,发给患者使用。3.经济性①处方是药品消耗及药品经济收入结账的凭证和原始依据;②处方是患者在治疗疾病,包括门诊、急诊、住院全过程中用药的真实凭证。24/12/26二、处方的分类按其性质分为法定处方、医师处方和协定处方。1.法定处方:主要指中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颁布标准收载的处方具有法律约束力。2.医师处方:是医师为患者诊断、治疗和预防用药所开具的处方。3.协定处方:是医院药剂科与临床医师根据医院日常医疗用药的需要,共同协商制定的处方;适于大量配制和储备,便于控制药品的品种和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每个医院的协定处方仅限于在本单位使用。24/12/26三、处方格式处方由处方前记、处方正文、处方后记三部分组成。24/12/26四、处方颜色1.普通处方的印刷用纸为白色。2.急诊处方印刷用纸为淡黄色,右上角标注“急诊”。3.儿科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绿色,右上角标注“儿科”。4.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注“麻、精一”。5.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白色,右上角标注“精二”。24/12/26二、处方的书写(一)处方书写的基本要求(12点)1.处方记载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应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2.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3.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4.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或英文名称书写。(1)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2)药品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的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的字句。5.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6.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7.无论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种中药饮片不必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24/12/268.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如布包、先煎、后下)要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如:川牛膝、生黄芪、炒枣仁)。9.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医师双签字)。10.为便于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处方,除特殊情况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11.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12.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二)处方中常见的外文缩写及含义(三)处方中容易混淆的中文药名(略)第二节处方审核一、审核资质: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执业药师)二、审核内容:处方类型、开具时间(当天有效)、报销方式、有效性、医师签字规范性等三、审核用药适宜性:1.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皮试及结果的判定;2.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3.剂量、用法和疗程的正确性;4.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5.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6.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7.其他四、处方审核结果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1.不规范处方:不符合处方书写的基本要求2.不适宜处方:用药不适宜,不是书写的问题3.超常处方:无适应证,无正当理由五、处方适宜性审核要点举例(一)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