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九章吸光度法VIP免费

第九章吸光度法_第1页
1/76
第九章吸光度法_第2页
2/76
第九章吸光度法_第3页
3/76
第九章吸光光度法§9-1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9-2光度计及其基本部件§9-3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9-4吸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9-5吸光光度法的应用§9-6紫外吸收光谱法简介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称为吸光光度法,主要有:红外吸收光谱:分子振动光谱,吸收光波长范围2.51000m,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紫外吸收光谱:电子跃迁光谱,吸收光波长范围200400nm(近紫外区),可用于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可见吸收光谱:电子跃迁光谱,吸收光波长范围400750nm,主要用于有色物质的定量分析。本章主要讲授可见吸光光度法。什么叫吸光光度法?灵敏度高准确度能够满足微量组分的测定要求:相对误差2~5%操作简便快速应用广泛特点如何进行测定?可以直接测什么物质?§9.1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9.1.1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溶液的颜色由透射光波长还是由入射光波长决定?/nm颜色互补光400-450紫黄绿450-480蓝黄480-490绿蓝橙490-500蓝绿红500-560绿红紫560-580黄绿紫580-600黄蓝600-650橙绿蓝650-780红蓝绿不同颜色的可见光波长及其互补光吸收光谱物质的电子结构不同,具有不同的量子化能级,其能量差也不同,吸收光的波长也不同,这就构成了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基础.hcEh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hM+M*吸收光谱300400500600700/nm3501.00.60.2525545Cr2O72-MnO4-350A定性分析基础定量分析基础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A与c成正比。ABA)(maxA)(maxBAC增大9.1.2光的吸收基本定律:朗伯-比尔定律A=lg(1/T)=-lgT=lg(I0/I)=abcb—cmc—g·L-1a—L·g-1·cm-1T—透光度0IIT全部吸收T=0.0%全部透射T=100.0%影响的因素入射光波长物质的性质溶剂和温度>5×104为高灵敏度;越大,方法灵敏度越高:<104为低灵敏度.>105为超高灵敏度;L·mol-1·cm-1当c的单位用mol·L-1表示时,用表示.=Ma-摩尔吸收系数,A=bc例: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Fe2+。(Fe2+)=5.0×10-4g·L-1,b=2cm,在波长508nm处测得A=0.19,计算a和。解:11419010052190cmgLbcAa..=Ma=55.85×190=1.1×104L·mol-1·cm-1p243吸光度的加合性A=A1+A2+…+An=1bc1+2bc2+…+nbcn9.1.3偏离比尔定律的原因AC正偏离负偏离01234c(mg/mL)A。。。。0.80.60.40.20A=bc工作曲线法(标准曲线)单色光:具有单一波长的光。复合光:具有不同波长的光复合在一起。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设入射光仅由1和2两种波长组成,两波长下比尔定律都是适用的:1+2:2100IIIIA'''lgbcbcIIII2010010100''''''lg,21当;bcbcbcA211:bcIIA110''lgbcII10101'2:bcII20102''bcIIA220''''lg,21当12,bcbcA与c不成直线关系。1对应的1较小2对应的2较大A或21化学因素引起的偏离●吸光质点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偏离.●吸光质点形式变化引起的偏离.例:Cr2O72-+H2O2H++2CrO42-(橙色)(黄色)§9.2光度计及其基本部件单波长单光束分光光度计检测系统0.575光源单色器吸收池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光源:发出所需波长范围内的连续光谱,有足够的光强度,稳定。可见光区:钨灯,碘钨灯(320~2500nm)紫外区:氢灯,氘灯(180~375nm)单色器: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为单色光的装置。棱镜:玻璃350~3200nm,石英185~4000nm光栅:波长范围宽,色散均匀,分辨性能好,使用方便棱镜:依据不同波长光通过棱镜时折射率不同入射狭缝准直透镜棱镜聚焦透镜出射狭缝白光红紫λ1λ2800600500400吸收池:(比色皿)用于盛待测及参比溶液。可见光区:光学玻璃池紫外区:石英池检测系统:利用光电效应,将光强度转换成电流讯号。检测器:光电池,光电管,光电倍增管显示器:低档仪器:刻度显示中高档仪器:数字显示,自动扫描记录作业P268习题:1,2,3,4,5,69.3.1显色反应的选择*反应生成的有色化合物组成恒定,稳定。§9.3显色反应与显色条件的选择例:分光光度法测Cu2+用铜氨配合物测Cu2+,=1.2102L·mol-1·cm-1双硫腙法测Cu2+,=5.0104L·mol-1·cm-1*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九章吸光度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