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生物(一)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B.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形态发生变化D.细胞凋亡不会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2.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各阶段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关系(用实线表示)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用虚线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聚合酶的合成发生在a阶段B.核DNA含量加倍发生在b阶段C.细胞内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变化D.该图表示的细胞分裂为有丝分裂3.下列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染色体断裂后发生错误连接引起B.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C.能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结构和数目D.对生物体的影响多数是不利的4.脊椎动物对糖和氨基酸的反应分别需要独特的味觉受体分子,R2味觉受体可“发现”甜味,而结构与其相近R1味觉受体则可“发现”氨基酸味道。在进化过程中,蜂鸟的祖先失去了编码R2的基因,只有编码R1的基因,但蜂鸟还会被花蜜所吸引。下列有关蜂鸟味觉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味觉受体分子位于反射弧的感受器部分B.特殊味觉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R1味觉受体可能出现了感知甜味的结构变化D.花蜜诱导编码R1的基因突变为编码R2的基因5.下列关于人在夏季进行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时,机体不会发生的是A.产生大量乳酸,血浆pH明显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液生成减少C.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汗腺分泌活动D.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维持血糖稳定6.右图1为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2为λ(λ是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2中a、c时期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当B.图1和图2中K值出现的时间分别是t2和dC.图1中t1~t2与图2中a~b时期种群都是衰退型D.图1和图2可分别表示种群的S型和J型增长过程30.(14分)图1表示绿豆在两种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2表示1绿豆在适宜条件下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此值越大,表示植物叶片交错程度越大)。请回答:(1)根据图1图2信息,请提出对农业增产有价值的措施。(2)在图1中的b点时,叶肉细胞中合成淀粉的场所是,若由c点条件突然变为b点时,叶肉细胞中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3)图2为全天测得的数据汇总。在白天,叶面积指数为10,光照、温度都适宜情况下,绿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填“>”“=”“<”)。叶面积指数到8以后,植株光合作用合成物质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叶面积指数在左右最有利于实现增产。(4)生产上为破除顶端优势现象,有效调控叶面积,可结合打顶(摘除顶芽)的措施,喷施适宜浓度的激素促进叶的生长。31.(12分)实验发现山核桃外果皮的提取物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它们具有抗氧化损伤作用,可能有防护动物辐射损伤的作用。实验动物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是O22-的天然消除剂)的活性可作为确定防护辐射损伤作用的效果标志之一。为探究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是否对接受过辐射的实验小鼠有防护作用,设计如下实验:实验材料及试剂: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健康的未接受过辐射的小鼠10只、生理盐水、注射器、不同浓度(15g/mL、9g/mL、3g/mL)的山核桃外果皮提取液、SOD活性测定仪器。实验步骤:①取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健康的未接受过辐射的小鼠1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2只(不考虑性别的影响),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戊。②甲、乙、丙三组每天分别注射15g/mL、9g/mL、3g/mL三种不同浓度的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10ml,丁、戊两组每天分别注射。5③组小鼠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15天后,甲、乙、丙、丁4组小鼠分别用相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戊组,作为阴性对照组。④辐射后第5天,提取各组实验动物的血液,分别用SOD活性测定仪器测定各组实验动物血液中SOD的活性,记录各组实验数据,计算平均值。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原理:。(2)请完善上述实验步骤中空格内的有关内容。2(3)根据上述实验步骤,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实验结果。(注:不需写出记录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