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前后诸症月经前后诸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科叶敦敏叶敦敏月经前后诸症月经前后诸症目的与要求:目的与要求:掌握:掌握:月经前后诸症的定义、特点,经行乳月经前后诸症的定义、特点,经行乳房胀痛、头痛、泄泻、吐衄的房胀痛、头痛、泄泻、吐衄的辨证论治。辨证论治。熟悉了解熟悉了解::病因病机。病因病机。一、定义一、定义女性每值经期或月经前后出现某女性每值经期或月经前后出现某些症状,如乳房胀痛、头痛、身痛、肿些症状,如乳房胀痛、头痛、身痛、肿胀、泄泻、口舌糜烂、吐血衄血、粉刺、胀、泄泻、口舌糜烂、吐血衄血、粉刺、情志异常、烦躁易怒、失眠等症状,严情志异常、烦躁易怒、失眠等症状,严重者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者,称为“月重者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者,称为“月经前后诸证”,又称“经行前后诸证”。经前后诸证”,又称“经行前后诸证”。历史沿革:历史沿革:《《证治准绳证治准绳··女科女科》》“经候欲行,身体先痛”。“经候欲行,身体先痛”。《《叶氏女科证治叶氏女科证治》》:“经来遍身痛,经来二三日遍:“经来遍身痛,经来二三日遍身疼痛,此寒邪入骨”。身疼痛,此寒邪入骨”。《《叶氏女科证治叶氏女科证治》》:“经来遍身浮肿,此乃脾土不:“经来遍身浮肿,此乃脾土不能化水,变为肿,宜服木香调胃汤”。能化水,变为肿,宜服木香调胃汤”。《《张氏医通张氏医通··头痛门头痛门》》:“每遇经行辄头痛,气:“每遇经行辄头痛,气满,心下怔忡,食之减少,肌肤不泽,此痰湿患也。满,心下怔忡,食之减少,肌肤不泽,此痰湿患也。二陈汤加当归、炮姜、肉桂”。二陈汤加当归、炮姜、肉桂”。《《陈素庵妇科补解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调经门》》:“经正行忽病泄:“经正行忽病泄泻,乃脾虚”。泻,乃脾虚”。二、特二、特点点11症状多发生于经前症状多发生于经前2-52-5天或天或1-21-2周周出现,月经来潮后症状即减轻、消失。出现,月经来潮后症状即减轻、消失。22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三两证同见。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三两证同见。33发病率发病率30%-40%30%-40%。。城市妇女及脑力劳动者城市妇女及脑力劳动者多见多见多见于多见于性情急躁女子,性情急躁女子,开朗型妇女发病率开朗型妇女发病率最低最低内向型内向型介于二者之间。介于二者之间。西医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可参照本病治西医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可参照本病治疗疗三、病因病机三、病因病机内在因素内在因素————月经前后冲任气血的变化月经前后冲任气血的变化外在因素外在因素————外邪、外邪、情志、生活情志、生活所伤所伤体质因素是决定证候类型的主要条件体质因素是决定证候类型的主要条件西医认为是一种西医认为是一种心理神经内分泌疾病心理神经内分泌疾病肝郁气滞:经行乳胀、经行肿胀肝郁气滞:经行乳胀、经行肿胀阴虚:经行头痛、经行吐衄阴虚:经行头痛、经行吐衄血虚:经行头痛、风疹血虚:经行头痛、风疹脾虚、肾虚:经行肿胀、经行泄泻脾虚、肾虚:经行肿胀、经行泄泻血瘀:经行头痛、经行身痛血瘀:经行头痛、经行身痛痰浊:经行头痛、经行眩晕、粉刺痰浊:经行头痛、经行眩晕、粉刺火热:经行吐衄、口舌糜烂火热:经行吐衄、口舌糜烂风热:经行风疹、粉刺风热:经行风疹、粉刺病因病理病因病理激素改变激素改变神经调节失常神经调节失常精神社会因素精神社会因素维生素维生素BB66缺乏缺乏诊断要点诊断要点11多见于多见于25-4525-45岁,伴随月经周期性岁,伴随月经周期性反复发作,发生于黄体期而消失卵泡期。反复发作,发生于黄体期而消失卵泡期。22症状:症状:①①躯体症状:头痛、乳房胀痛、浮肿等躯体症状:头痛、乳房胀痛、浮肿等②②精神症状:烦躁易怒、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烦躁易怒、焦虑、抑郁等③③行为改变:思想不集中、工作效率低等行为改变:思想不集中、工作效率低等33体征:体征:44辅助检查辅助检查①①激素测定、宫颈粘液检查、基础体温测激素测定、宫颈粘液检查、基础体温测定定②②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血血、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