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杆菌病目录本章结束本节病原流行病学弯曲菌性流产诊断防制弯曲菌性腹泻诊断防制公共卫生目录本章结束本节弯曲杆菌病又称弧菌病,是由弯曲菌引起的人和动物多种疾病的总称。各种动物(特别是牛羊鸡)都能罹患此病,除引起腹泻外,还能造成牛羊和犬的流产、不孕、乳房炎及禽类的传染性肝炎等疾病。对人可引起腹泻和食物中毒,流产、败血症、心内膜炎、关节炎、肺炎和脑膜炎等全身症状。目录本章结束本节病原目录本章结束本节弯曲菌呈逗点状或S形等多形型,微需氧,革兰氏染色阴性。具极端鞭毛,运动快速,不形成芽孢。在血琼脂上易生长,对胆汁有耐受,菌落有光滑型和粗糙型两种。抗原:具有O(菌体)、H(鞭毛)和K(荚膜)3种抗原。毒素:细胞紧张性肠毒素、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细胞毒素。抵抗力:对干燥、阳光、消毒剂敏感。58℃5min即死亡。草和土壤中存活10~20天。目录本章结束本节目录本章结束本节目录本章结束本节流行病学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对人和动物均有感染性,可引起绵羊地方流行性流产、牛散发性流产和人的发热,存在于流产胎盘及胎儿胃内容物,感染的人和动物血液、肠内容物及胆汁之中,并能在人和动物胆道和胆囊里生长繁殖,其感染途径是消化道。胎儿弯曲菌性病亚种:引起牛的不孕和流产,存在于生殖道、流产胎盘及胎儿组织中,不能在肠道内繁殖,其感染途径是交配或人工授精。目录本章结束本节动物感染空肠弯曲菌后,可随粪便排菌,也可通过牛乳和其他分泌物排出,造成污染。猪、禽在宰杀过程肉品被污染,常引起暴发。鸡带菌率达50%~90%。目录本章结束本节弯曲菌性流产公牛一般无临诊症状,但精液和包皮带菌。母牛阴道卡他性炎,黏膜发红,特别是子宫颈部分,黏液分泌增加。怀孕早期,胎儿死亡并被吸收,出现返情,发情周期不规则,甚至屡配不孕。母牛流产,多见于怀孕5~6个月,流产率5%~20%,往往有胎衣滞留现象。胎盘水肿,绒毛叶充血,可能有坏死灶;流产胎儿呈明显的胶胨状水肿,胸、腹腔充满红色或红褐色渗出液;肝脏肿胀,多呈黄红色,也可被覆灰黄色伪膜,偶见坏死灶。目录本章结束本节绵羊通常在怀孕的后3个月发生流产。流产率平均20%~25%,有的群可高达70%。流产母羊多无先兆症状,有的在流产前后生殖道有分泌物。母羊流产后常可迅速复愈,但若死亡,胎儿在子宫内滞留时,则发生子宫炎和腹膜炎而死亡,病死率约5%。目录本章结束本节诊断暂时性不育、发情期延长以及流产,是本病的重要临诊症状,但其他生殖道疾病也有类似的情况,因此,确诊有赖于微生物学诊断。采集流产绵羊和牛的胎盘、子宫颈与阴道黏、血液等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检查主要用于牛的此病诊断,而对绵羊的诊断意义不大。试管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免疫荧光抗体技术、补体结合反应、PCR技术等可用于该病诊断。目录本章结束本节防制牛弯曲菌性流产主要是交配传染,选用健康种公牛进行配种或人工授精,是控制本病的重要措施。牛群暴发本病时,应暂停配种3个月,同时用抗生素治疗。流产母牛,可向子宫内投入链霉素和四环素族抗生素。绵羊由于主要在分娩时散播疾病,因此产羔季节要实行严格的卫生措施。流产母羊应隔离,用氯霉素或呋喃唑酮进行治疗。用胎儿弯曲菌性病亚种的无菌提取物或死菌苗给小母牛接种,可有效地预防和扑灭此病。多价苗免疫绵羊,可有效预防流产。目录本章结束本节弯曲菌腹泻牛感染空肠弯曲菌后发生的腹泻,又称“”冬痢。其特征是在秋冬季节发生出血性下痢,呈地方流行性。牛排出恶臭水样棕色稀粪,其中常带有血液,小肠蠕动亢进,乳产量下降50%~95%。病情严重,表现精神萎顿,食欲不振,背弓起、毛逆立,寒战,虚弱,不能站立。病程2~3d。如治疗及时,很少发生死亡。患牛还可出现乳房炎,并从乳中排出病菌。目录本章结束本节目录本章结束本节雏鸡感染空肠弯曲菌后,常表现精神沉郁和腹泻。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鸡的日龄和菌株的毒力,环境应激因素可加重病情。死后病变主要是十二指肠远端袢到盲肠分叉之间的肠管扩张,积有黏液和水样液体,如病菌毒力强,可能见到出血变化。母鸡感染后,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