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砂石骨料产业发展的思考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何忠茂主要内容•砂石骨料产业的基本情况•砂石骨料产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砂石骨料的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都有哪些影响•提高砂石质量破解产业发展困境的措施一、砂石骨料产业的基本情况砂石骨料是建筑、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用量最大、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基础材料。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的高速增长,砂石骨料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年产量已达到200多亿吨,年产值近1万亿元,带动运输业超过2000多亿元。在国家对石矿资源和环境保护不断强化的形势下,机制砂石已成为我国建筑、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用砂石骨料的主要产品,占建设用砂石骨料总量的75%以上。•随着天然砂石资源的枯竭和限采,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加强,各地陆续关闭小型不达标的采石企业,对当地石矿资源进行整合,根据当地市场需求重新规划和布局。•冀东、海螺、华润、台泥、葛洲坝、红狮、金隅、亚泰、同力和中国建材旗下的中联、南方等一大批国内大型水泥企业已经或正在以整合资源和构建新型产业模式等方式进入砂石骨料行业,有色、非矿、水利、水电、中建、中核、中交建、中铁建等其他行业和企业也陆续进入砂石骨料行业。目前,新建和拟建的砂石骨料企业生产规模大多在500万吨/年以上,现已陆续出现年产超过2000万吨或更大规模的大型砂石骨料生产基地。我国砂石骨料生产企业近2万家,年产量超过500万吨规模以上的大型矿山企业占12%,年产量超过100万吨规模以上的中型矿山企业占25%;年产量在50万吨规模以下的小型矿山企业占63%。超过50%是年产量50万吨规模以下的矿山企业,这部分企业其单体生产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2001—2013年砂石增长图机制砂和天然砂使用情况变化行业总体状况为准入门槛低,石矿资源利用率较低;生产装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行业管理和标准化体系不完善,环境保护有待加强,矿山复垦和绿化率较低。全国天然砂石资源现状概况全国各区域大型骨料企业骨料线分布图伴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对砂石骨料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高品质机制砂石骨料带动了一批技术含量高的装备制造企业和一批管理水平较高的规模化生产企业,促进了产业链延伸。随着国家对矿产资源开采、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强化管理,砂石骨料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明显加快,由传统的粗放的开采方式向工业化、规范化和集约化生产方式快速发展,同时向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和废弃矿山环境修复产业延伸。二、砂石骨料产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砂石骨料行业长期存在多部门交叉管理、缺少长远规划、科技研发投入低和质量检测机制不健全,以及工业化程度不高,产业的集中度低,产品质量不一,环境保护理念缺乏等突出问题,制约了行业的发展。1.行业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协调、监管难度较大砂石的开采、生产和应用涉及到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水利、海事、城乡建设、铁道、交通、水利等多个行业和部门管理,各政府部门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行业管理长期以来存在多部门重复、交叉,部分地区多头管理。既没有将砂石作为工业产品纳入统计范围,也没有全国统一的生产与应用标准。如砂石应用方面,工业和民用建筑由住建部门管理,水利工程则属水利部门的范围,公路又归交通部门负责。亟待建立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协调工作机制和制定行业准入条件。2.缺少科学的规划,国家产业政策较少各级政府对砂石骨料行业缺乏系统的政策、规范、管理程序和规则。对矿产资源采矿权的审批、使用年限的设置等管理机制有待调整。没有制定和出台相应的行业准入条件和管理办法。不利于有资金实力、技术优势和管理水平高的企业投资建设高标准大型环3.无证开采、乱采滥挖现象屡禁不止受利益驱使,一些地区仍存在规模小的砂石骨料企业无证开采、滥采乱挖,不正当和不公平等无序竞争现象和问题依然存在。低价和劣质砂石骨料恶性竞争,扰乱市场,严重影响了高品质机制砂石的使用和发展。4.科技研发、标准化建设、质量检测力度不够机制砂石有关技术研发投入力度不够,导致整体水平相对落后。全国尚没有专门的砂石骨料研发、设计机构,大中专院校无砂石骨料专业,国家和企业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