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科技革新问题和策略发展现代农业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XX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目标中,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发展现代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最终还要靠科技解决问题。从目前来看,XX省农业科技创新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存在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农业科技投入不足、体制不完善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农业科技创新的总体水平低下,直接影响了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本文通过对XX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和对策,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而且对于推动XX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一、XX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XX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不仅是XX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也是促进农村节能减排和农民增收的紧迫需要。近些年,随着XX省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逐步推进,科技创新在XX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然而,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XX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还远远不够,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环境压力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缺乏突破性的重大科技成果,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药、化肥、使用量大,利用率低,残留问题严重,由此造成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制约了农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1.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使用效率不高。受财力不足的制约,XX省农业科技投入长期不足。农业科技投入强度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10,也远远低于非农业部门。同时投入结构上存第1页共6页在诸多的不合理之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平均为4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2.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不足,推广机构的工作难以正常开展。XX省省级和地市级农技推广部门为国家全额拨款单位,并有一定的推广经费,办公和仪器设备比较完善。而县、乡两级的经费来源比较复杂,在基层财政普遍紧张的状况下,农科经费大多难以保障,这严重影响了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二)人力资源短缺,素质低下,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和现实落实受阻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作为一个人口大省,XX省每百万人口中的农业科技创新人员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同时,科技创新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素质普遍低下。2.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数量少,素质偏低。XX省的农业推广体系分为省、市、县、乡四级,共有职工54万人,数量上不足,尤其是在最基层的乡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尤其不足;另一方面,科技推广人员素质偏低,在全部人员中,大学以上学历者只占15%,能够从事技术示范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屈指可数。3.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农村人口的教育年限仅为737年,文盲半文盲劳动力总规模依然很大。农民的小农意识浓厚,科技观念比较淡泊。河南人多地广,经济发展比较滞后,长期以来,农民逐渐养成了思想保守,安于现状的生活状态以及凭借经验进行劳作的习惯,对新科技缺乏了解和不愿意去了解,这直接阻碍了科技在农村的传播和应用。(三)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农业科学技术实效的发挥需要通过农业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来实现。由于XX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造成农业科技应用能力不足,转化率低下。1.农业科研、推广和应用三者之间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农业科研、推广和应用三者之间缺乏横向的和纵向的联系和协作,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整体优势。第2页共6页2.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效率不高,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大。农业科技创新与经济结合不密切,技术需求与供给严重脱节。鉴定验收合格的成果多,但真正具有推广价值的,并能产生预期效果的成果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3.农业技术市场不成熟。在长期的家...